Đào tạo

TTLA:越南李陈时期佛教文献中的自然

星期二 - 2023年8月1日 21:52
1. 博士生全名:Pham Thi Thu Huong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79年12月1日 4.出生地点:宁平
5. 博士生认定决定:2018年6月29日第1806/2018/QD-XHNV号
6. 培训流程的变化(如有):
7. 论文题目:越南李陈时期佛教文献中的自然
8.专业:越南文学 9.代码:9229030.04
10. 科学顾问:Nguyen Kim Son 副教授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在李陈朝文学,特别是佛教文学中,自然既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又是时代的体现,表达着文学思潮,传递着独特的审美信息。通过从禅宗思想特定的美学视角去研究自然,分析李陈时期越南佛教文献中多种体裁的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识别和解释禅宗大师们独特的观念和语言哲学,了解李陈时期禅宗大师们的文化实践空间。可以说,李陈佛教文学的本质向我们展示了佛教思想和教义的隐秘潮流以及这种文学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本论文通过解读自然图像所蕴含的层层意义,为研究与佛教有缘的僧侣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及其审美观念贡献了一个视角。
论文涵盖了佛教文学体裁,例如叙事散文、碑刻、文献、诗歌和偈语、僧尼之间的问答体裁、通过诵经解释教义的形式以及禅宗大师描写自然和山水的抒情诗体裁。。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内容,在李陈佛教文学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马赛克”。
在本论文中,我们想研究自然这一李陈时期越南佛教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从而展示历史的变化和时代的创作趋势以及作者的风格。本论文从禅宗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探讨意象作为自然隐喻的作用、功能与意义。此外,论文还探讨了碑刻和叙事文本中所体现的自然空间作为寺院建造空间和修行空间的哲学文化属性。
为了开展这个主题,我们使用了 Ly Tran 诗歌和文学的材料,其中我们使用了翻译,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利用了原文。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李陈佛教文学中禅宗大师及与佛教有关联的作家所创作的叙事体裁、诗歌和韵文中的自然。
在展开论文时,我们运用类型学的方法来解读有关自然的佛教文学作品类型的具体含义。同时,我们运用文学史方法将作品置于共时和历时过程中,置于社会历史背景中。此外,我们运用统计、比较和分析操作对自然意象的类型进行分类和系统化,并将佛教文学中的自然与儒家文学中的自然进行比较,以了解其隐喻功能、美学和宗教意义。
论文通过分析山林修行空间中李陈禅师画像的叙事体裁,试图以原始佛教的特征来阐释这一时期越南禅师的修行文化。此外,本文还识别并分析了禅宗大师们运用熟悉、亲近的自然意象,在佛教哲学和伦理思想的对话、讲解和偈语等体裁中,呈现出生动、引人入胜的比喻语言特点。本文通过对自然抒情诗、山水抒情诗两种体裁的研究,指出了李陈禅诗的自然意象美、关系禅诗的特点、以禅为诗、以诗论禅等。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越南文学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
  1. 范氏秋香(2018),《东方诗歌中的春天》​​,《世界遗产杂志》(2018年3月),第166页。 61-69。
  2. 范氏秋香(2018),《从禅诗看春天》,《文化艺术杂志》(405),页87-90。
  3. 范氏秋香(2019),《李陈禅诗中的月光与水意象》,《科学会议论文集:法罗禅师的修行生涯、禅学与历史印记》,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第297-309页。
  4. 范氏秋香 (2021),《陈太宗《Khoa Hu Luc》中的自然、陈仁宗和竹林禅宗:独特的思想文化》,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第745-757页。
  5. 范氏秋香 (2021),《圆昭禅师《弟子决断秘诀揭秘》中言义关系探析》,《科学与教育通讯》(120),第 32-42 页。
  6. 范氏秋香 (2022),《越南研究者对“李陈朝佛教文献”概念的看法》,Universum:社会科学(80),第21-26页。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范氏秋香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79年12月1日 4.出生地点:宁平
5. 录取决定编号:1806/2018/QD-XHNV,2018年6月29日
6. 学业进展的变化(如有):
7. 论文正式题目:越南李陈王朝佛教文献中的自然。
8.专业:越南文学 9.代码:9229030.04
10. 学术主管:Assoc.Prof.Dr.阮金山
11.论文新发现总结:
在李陈文学,特别是佛教文学中,自然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又是时代的缩影,体现着文学思潮,传递着独特的审美信息。通过从禅宗思想特定的美学视角来研究自然,分析越南李陈王朝时期多种体裁的佛教文献中自然这一对象,我们识别和解释禅宗大师们特有的概念和语言哲学,了解李陈时期禅宗大师们修行的文化空间。可以说,李陈朝佛教文献的性质,已经表明了佛教思想教义的脉络,以及该文献的文学艺术价值。本论文通过对自然意象所表达意义的解读,为研究佛缘僧人、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观念提供了一个视角。
论文内容涵盖佛教文学多种体裁,包括叙事散文、墓志铭、语录、诗歌、僧尼问答类型、“述题、提纲、作诗”的教义阐释形式、禅师自然抒情诗、山水抒情诗等。每种体裁都传达着各自的内容,形成了李陈时期佛教文学中独特的自然意象拼贴画。
在本论文中,我们想要研究和思考自然作为李陈朝越南佛教文学的重要对象,以展示历史的不同反映以及作者的创作倾向和风格。本论文从哲学思想和禅宗美学的角度探讨比喻意象的作用、功能和意义。此外,论文还阐明了墓志铭和叙事作品中所体现的建塔空间、修行场所等自然空间的哲学文化性质。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我们使用了李陈朝的诗歌和文学、翻译以及某些情况下的原文材料。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李陈朝佛教文学中禅宗大师、有缘作者所作叙事体裁及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我们运用类型学的方法,阐明了佛教自然题材文学作品类型的具体含义。同时,运用文学和历史的方法将作品置于共时和历时过程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中。并运用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自然意象的类型进行分类、系统化,比较佛教文学与儒家文学中自然意象的隐喻功能、审美意义、宗教意义等。
本论文分析了有关李陈朝禅师在山间修行的叙事体裁。由此,能够以南传佛教的特色来阐释这一时期越南禅宗大师的修行文化。此外,本文还识别并分析了对话、讲解和诗歌等体裁中,通过运用人们熟悉的自然意象来表达佛教哲学和伦理思想的比喻性语言的生动和有吸引力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自然抒情诗和山水抒情诗的研究,展现了李陈禅诗中的自然意象美以及诗禅关系(以诗喻禅、以禅抒诗意)的特点。
12.未来研究方向:越南文学。
13.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范氏秋香 (2018),“东方诗歌中的春天”,《Thế Giới Di Sản》杂志(2018 年 3 月),第 61-69 页。
  2. 范氏秋香(2018),“从禅诗看春天”,《文化艺术杂志》(405),第87-90页。
  3. 范氏秋香 (2019),《李陈禅诗中的月光与水面意象》,《科学会议论文集:法罗禅师——他的宗教生涯、冥想和历史印记》,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第 297-309 页。
  4. Pham Thi Thu Huong (2021),《Tran Thai Tong 的《Khoá Hư Lục》中的自然》,《Tran Nhan Tong 与竹林佛教:思想与文化的特征》,越南国立大学出版社,第 745-757 页。
  5. 范氏秋香 (2021),《圆昭禅师《弟子决断秘诀揭秘》中言义关系探析》,《科学与教育通讯》(120),第 32-42 页。
  6. 范氏秋香 (2022),《越南研究者对“李陈朝佛教文献”概念的看法》,Universum:社会科学 (80),第 21-26 页。
 
 
 

作者:USSH媒体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