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越南人民的伟大解放英雄胡志明的最大愿望就是祖国得到解放、人民获得自由、幸福。 1946年1月,他以政府主席的身份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时说:
我绝对不贪图名利。如今我接任总统之位,是同胞托付给我的,我必须竭尽全力,如同士兵奉命奔赴前线。同胞让我退休,我欣然退休。我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完全独立,我们的人民完全自由,人人有饭吃,有衣穿,人人都能读书。2
1963年,胡志明主席访问永福省。
这一伟大抱负是推动胡志明走遍世界各国、考察学习革命理论和经验的动力,旨在建立完善的越南革命观点体系,满足民族发展要求,符合新时期人类进化潮流。胡志明革命观点体系是对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精神价值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东方文化思想、17、18世纪欧美革命文化思想、特别是马克思、列宁革命学说的价值进行选择、综合和辩证发展,达到新的高度。这一革命思想体系作为争取独立、自由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具有历史意义。
在一个原为殖民地、农业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人口以农民为主的国家里贯彻胡志明的独立自由主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总体上,必须经过三个连续的革命策略,首先是民族解放革命,然后是人民民主革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为了在革命事业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一个以创造性革命理论作为思想基础和革命行动指南的革命党,有一个符合越南历史、国家和人民的科学革命纲领和路线,有一个科学严密的党组织,特别是必须有一个具有革命理想和道德的党员队伍,坚定不移地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党员革命道德问题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和革命的成败。胡志明主席曾强调:就像一条河,要有源头才有水,无源头河就会干涸。树必有根,无根则树枯。革命者要有道德。如果没有道德,无论他多么有才华,也不能领导人民。因此,从筹备、成立党的时期起以及在整个斗争过程中,胡志明始终关心制定革命战略,教育、培养党员成为真正模范革命战士。广州干部训练班讲授的《革命道路》一书的第一讲《革命者的品质》共13篇文章,1926年9月才发表的《模范革命家》一课共12篇文章,集中展现了越南共产主义士兵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革命军人必须具有坚强的战斗意志,始终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韧不拔,忍耐力强,为了民族大业敢于牺牲自己,不计较名誉、地位和不义之财。通过建设一支模范革命战士队伍,我党克服一切困难和危险,领导全民族前进,最终取得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全民族共同的国家——越南民主共和国。
胡志明主席与出差的官兵在一起,宣光(1951年)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民族的新纪元——独立、自由的时代,使越南共产党——胡志明党从一个秘密政党发展成为全国执政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在胡志明革命旗帜下,继续巩固大团结,高举“民族高于一切!祖国高于一切”的口号,完成抗战建国任务。党成为执政党后,就有了国家机器,有了这个强大的工具,就可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完成抗战和建国的任务。党和国家在领导人民组织反抗法国殖民主义再次入侵的同时,还要努力在国家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全面建设新政权,以“给人民带来彻底的自由和独立,让全民族所有成分都像万物享受阳光一样享受自由和独立”3。
1954年至1975年,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南方,统一国家,同时继续把北方革命推向新的阶段。三十年的革命战争,无论是抗战还是建国,都要求党在制定政策时发挥创造性智慧,同时继续教育和培训党和国家干部,坚持独立自由的革命理想,保持斗争意志,坚持革命道德,消灭个人主义,因为个人主义会降低掌握国家权力的干部的素质和道德。个人主义者总是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怕吃苦,贪污腐败,浪费,贪名利,唯利是图,独断专行,目无法纪,漠视人民等等。因此,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抵抗、打败侵略者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消灭每个人身上的个人主义,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干部和党员,使全体干部和党员都成为模范革命战士。党员和干部的培训教育以多种形式定期进行,通过实际工作和战斗,通过党组织和工会的活动,通过政治学习,特别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严格指导,提高认识,进行自我批评和批评,有计划地纠正缺点,发挥优势,改进工作方法,例如,在1947年抗战激烈、反对法国速攻速胜战略的时期,组织了《工作方法修正案》学习。本书对真正的革命政党的资格提出了12点要求。他明确指出,党员干部必须把民族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在第一位。他们热情接受训练,自愿当志愿兵,自愿入党。因此,每个党员都要努力做无愧于国家的代表,“特别是干部、领导者,要无愧于党和国家的信任,要为全党同志、全体人民做好表率”。4
1965年中期以来,我国东西部抗美救国战争愈演愈烈,需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一步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坚决斗争的意志,为夺取建北抗美、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事业取得完全胜利而斗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志明于1965年9月10日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遗嘱。这是他的最后嘱托,是他对全党、全军、在各条战线上战斗的全体人民以及越南子孙后代永远高举民族独立、全体人民享有自由和幸福权利的神圣旗帜的感情和信念……要实现和维护独立、自由的理想目标,首先必须有一个革命党来领导。这就是他所创建和培养的越南共产党。作者的意愿:
团结是我们党和人民极其宝贵的传统。从中央委员会到党支部的同志们,要像维护自己的掌上明珠一样,维护党的团结一致。在党内,广泛实行民主,经常认真地开展自我批评和批评,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团结统一的最好途径。必须有同志般的爱。我们党是执政党。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真正具有革命道德,真正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公道自在。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党真正保持纯洁,不愧为人民的领导者和忠诚的公仆。”5
党必须紧紧抓住独立、自由的理想目标,从中央委员会到党支部,团结一致。党员要全心全意为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为民族的进步和胜利而奋斗。
在反对大帝国斗争的发展道路上,难免会跌倒、犯错误。那时,全党必须保持团结共识,广泛开展民主,进行自我批评和批评,团结一致,共同思考和寻求政策、方法和实施方案,克服困难,继续为革命事业取得彻底胜利而奋斗。
在1965年以后两区抗美救国战争极其艰苦、充满牺牲的历史背景下,胡志明反复思考并写下了理性而感人的建议,坚信党一定会团结统一,党的战斗力一定会不断加强,成为全民族大团结阵线的核心,确保越南人民革命事业取得彻底胜利。
胡志明遗嘱写于1965年6月,属于绝密文件,直到1969年9月才公开。然而,在抗美救国战争中,他经常注意党的建设任务,对干部、党员进行斗争精神、革命道德教育,防止思想堕落和个人主义倾向。
1968年6月,胡志明在与一些中央宣传干部讨论《好人好事》一书的工作和出版时警告说,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和一个人可能会堕落。
1969年2月3日,胡志明发表了《弘扬革命道德,消灭个人主义》一文。他赞扬干部党员在战斗和生产中英勇模范,先吃苦,后享受。但除了这些同志以外,党内还存在着一批思想道德素质较差的党员,个人主义盛行,贪污腐败,浪费现象严重,贪名利,好权好势,好上位。他们傲慢自大,轻视集体,蔑视群众,脱离实际,官僚主义,指挥不当,涣散,无组织,不负责任,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损害革命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全力加强理想教育和革命道德教育,坚决破除个人主义,提高革命道德。……这是使全体党员、干部不愧为革命先锋兵,为建设北方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推进抗美救国事业,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项工作可能还要持续几年,我国人民还要牺牲许多生命和财产。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决心与美国侵略者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统一,山河一定能够统一。
当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时,每一位党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按照主席的遗嘱,具有勤劳、廉洁、公正、无私的革命道德。
让我们秉持全党、全军、全民在胡主席精神面前宣誓,首先,全党、国家干部、委员要“终身学习胡主席的道德和行为,培养革命品质,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把自己培养成为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发誓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新人、国家的主人、新社会的主人,高举胡主席的战无不胜的旗帜走到最后”。6
学习和践行胡志明主席遗嘱,我全党、全民、全军已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抗美援朝、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将越南民族历史带入新纪元。
保持和加强革命道德,破除个人主义,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首先是全体党员和干部的不断要求,特别是在党成为执政党之后。
胡志明主席告诫:“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每个人,即使昨天是伟大的、有号召力的,如果心灵不再纯洁,陷入个人主义,今天和明天也未必能得到大家的爱戴和赞扬……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我们必须懂得让每个人身上的善的一面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而恶的一面逐渐消失,这才是革命者的风采……”7.
胡志明在1968年的告诫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它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首先是党和国家的从中央到基层的干部和成员,要继续学习和落实他的遗嘱,提高革命道德,铲除个人主义,清除党和国家队伍中思想道德的堕落……以击退威胁党和政权生存的巨大危险。
要创新整顿党,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真正政治、思想、组织清正、高度团结、紧密联系群众、领导方式科学、素质能力足够的干部和党员队伍的党。这确实是当前我们党和我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紧迫的关键任务。
2胡志明市:全套,出版社。 《国家政治》,河内,1995年,第4卷,第161页
5胡志明市:全套,同上,第 12 卷,第 497、498 页
6胡志明市:全套,同上,第 12 卷,第 519 页
7胡志明市:全套,同上,第 12 卷,第 557、5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