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研讨会的有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台湾中华文学文化协会会长陈义元教授和来自国内外大学和协会的数十名科学家(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人文大学、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人文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内首都大学、台湾中华文学文化协会、国立成功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国台湾)、奇南国际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山大学......)。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数字化转型是越南在国家层面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成为2030年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化发展和融合的趋势。
社会语境和数字时代对文化文学实体的生存和文化文学研究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数字文化和数字文学对以传统形式存在的文化和文学实体产生了挑战,使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传统文学存在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
如果没有适当的转变,核心文化文学价值观就不得不让位于大量不断发展的带有大众化色彩和娱乐化倾向的文化文学思潮,直接冲击作为国家和民族内生力量基础的传统文化文学基础设施。”
黄英俊教授表示,作为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教育、培训和研究领域的先锋大学,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与中国台湾中华文学文化协会合作举办此次国际会议,旨在探讨数字时代越南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强调民族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的内生力量。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强调,此次会议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发展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和民族内生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台湾中华文学文化协会会长陈义元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阮秋贤副教授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
科学家认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讨论文化与文学时,人们更多思考的是数字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研究活动的机械结合。事实上,近年来,“数字人文”已成为越南感兴趣的研究趋势。但更深层次地讲,文化、文学与数字时代语境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方面是,数字文化的形成必须与文化的建构与保护、人类基本道德价值观以及国家数字主权相联系。当弘扬越南文化价值观和越南文化人才被视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的内生力量和内生资源时,这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和方向。因此,在社会变革和向数字时代转型的背景下提出研究文化和文学的问题需要特别重视。特别是当将其置于越南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参照时,科学探讨的结果将被总结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对越南的文化文学政策咨询具有参考价值。
研讨会为在数字化转型和全球化时代等诸多社会变革背景下加强越中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机会;加强越南与中国台湾地区培训机构在培训和科研活动方面的国际合作。
研讨会讨论了当前关注的问题,例如文化形式的发展、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以及数字化背景下的越南和中国文学等;数字化语境下的文化、精英与大众文学的关系(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科学家们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比较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越南和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越南、中国和台湾(中国)数字化背景下文化和文学研究活动的适应性和重定向。此次会议也是科学家们讨论越南和中国文化与文学在数字环境下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接受情况,以及越南、中国和台湾文学作品翻译情况的论坛。
“数字时代的越中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预计将公布的研究成果将刊登在越南和中国台湾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
(*)中国研究中心越南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 CCS)成立于2002年2月20日,是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下属的中国研究领域的研究、培训和应用单位。该中心的使命是利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基础科学人力资源,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研究,为政策咨询、国际研究和越南研究提供科学数据、当前和学术知识。该中心负责支持大学在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培训,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国研究中心,建立强大的研究团队,遵循优秀研究中心的方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所,符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和越南国立大学的使命。
中国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 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运动,特别是文化、思想和教育领域的运动。
- 在东亚背景下研究儒家思想和越南文化。
- 越南汉学/中国学史研究。
- 开展对中国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预测研究,为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提供科学论据,从而提高决策质量并应对越中两国务实关系中出现的挑战。
- 整理并建立具有高度适用性的中国研究数据库系统。
- 为建设高素质中国研究人力资源作出贡献,促进研究单位、政策制定者、企业之间的联系,解决来自中国的挑战,服务于越南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2023年4月1日至2日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举行的“数字时代的越南-中国文化与文学”国际科学会议的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