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核心作用:传达 - 引导 - 建议
会议第一位发言者是河内国家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学校老教师协会主席武阳宁教授。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教师在确保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在哪个时期,无论科技对教学的影响大小,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三大任务展开:传达、引导和建议。
武阳宁教授认为,要做好沟通,最重要的是教师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教学技能,能够以连贯、清晰、易懂的方式传达知识。学生通过教师的沟通方式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学校校长范光明教授在会议上致开幕词。
关于这些建议性要求,武阳宁教授认为,这正是基础科学大学讲师的与众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并拓展超越学科范畴的视野。在课堂上,讲师会分享与课程相关的必要文献。然而,为了避免布置阅读材料过于正式,教师必须亲自阅读并理解教材内容;要求每位学生阅读并学习每个章节的内容。学生们将亲自站在课堂前,讨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感想。此外,教师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通过上述互动,教师自身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找到具有良好研究能力的学生,并进一步指导他们。“教师自身必须是一位研究者,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教授自己研究和发现的内容,而不是仅仅教授别人说的话,”宁教授说道。
对于指导的要求,主讲人表示,教师需要把握研究中的“空白”和“模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构建自主研究的思维能力和技能。
武阳宁教授(学校前教师协会主席)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从信息社会特征看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讨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时,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政策与管理学院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武高谈副教授表示,当前的形势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的教学。智能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系列新理论在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涌现。物联网已经并正在快速渗透到学校生活中。
政策与管理学院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武高谈副教授作了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的报告。
根据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教育革命,未来冲击),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信息社会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去积累、去同步化、去标准化和多功能化。世界“将我们置于混乱的边缘”,“现代社会并非按照线性规律发展……如果你无能预报并且不能立即给予最优决策那么你就会被彻底淘汰”(根据Gibson 等人,《重新思考未来》,Tre 出版社,胡志明市,2002 年)。
许多年轻讲师参加了会议
基于对总体形势的分析,演讲嘉宾建议:教学方法需要在三个主要方向进行创新:一是要根据信息社会的代码体系进行构建;二是要让教师和学习者充分利用4.0革命的成果,包括学校物联网的手段;三是要教会学习者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掌握应对技能。
武高谈副教授还分享了“按照走在科学前沿的教育计划进行教学”的理念。即教授技能、学习中的研究思维和对不断变化的未来的理解;教授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按照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自学。
从学院角度来看,教学创新需要利用越南国立大学及其成员的自主权,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解决方案。从教学群体角度来看,武高谈副教授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从工业4.0的视角,审视自身专业领域的变化,及时筛选和创新适合信息社会编码系统比较的内容;与学生合作,按照科学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利用物联网的各种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自由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教学方法相契合”,人类学系副教授阮文政博士如是说。“我们正站在教育模式转型的十字路口,这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建设研究型大学和推崇通识教育理念为导向,学院的教学创新活动需要建立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阮文政博士副教授根据自身观察,总结出三种当前的教学模式。一是“启发式”教学模式,即激发学习者。这种方法可能与学术型教学模式相冲突。有些人不需要学术知识就能激发学习者。二是采用传授知识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三是遵循“自由主义”的趋势,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信息,让学生参与科学辩论和观点辩论。
人类学系副教授阮文政博士作了题为“关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的报告。
阮文政副教授介绍教学方法研究方法(项目式学习)是教师多年来推行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学习方式。即在课程开始时,学生注册一个主题,教师指导他们逐步实施。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信息构建能力、问题呈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被提出来供研究。学生会在课堂上定期汇报他们的研究课题。
Dao Thanh Truong 副教授(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采用这种方式,讲师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并提供支持。通常,讲师会在课前提前将研究计划和参考资料发给学生。第一年,学生每节课前需要阅读20-25页文献。第三年和第四年,学生每次阅读量高达50页。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讨论课题的意义,选择调查地点,进行实践……通过课题研究获得的成果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体现了学生的成熟度以及运用研究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阮志清博士作了题为“数字大学背景下教育技术、混合教学方法的应用”的报告。
然而,由于每班学生人数仍然较多,且讲师缺乏高效的助教团队,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我们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变革。”阮文政副教授强调。例如,在学生评估方面,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国家,学生的研究成果将占总成绩的70%至80%,其余部分则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被认为是教学过程的重点。
信息与图书馆系主任Do Van Hung博士作了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应用的报告。
“如果我们想培养学生在科学上的创造力,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如果我们只向单一方向传授知识,或者只希望他们掌握我们想要的知识,就永远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阮文政副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
Lu Thi Thanh Le 博士(文学学院)
教学创新将成为本学年的重点。
在听取了会议上各方对教学创新活动的意见后,该校副校长黄英俊副教授博士表示:“我看到教师们一致认为,在教育趋势、社会需求、人力资源市场、学习条件、学习者需求和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创新是学校的内在需求。” 本次会议将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未来长期、定期的创新战略以及定期开展的专项培训活动奠定基础。
副校长黄英俊
从培训管理的角度,黄英俊副校长强调了这一创新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人类- 一切创新都必须源于教师的核心作用。如今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要扮演更多角色——多任务:引导、帮助、理解和体谅学生。教师凭借其能力、热情和爱心,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质量上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ang Thi Nam Hoang 博士(文学学院)
第二个因素是政策机制——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学校将加快完成教学活动创新总体战略,重点构建同步、统一、适度的创新活动机制。第三是投资成本用于创新活动。这将是本学年乃至未来几年的一项重点活动。
讲师 Nguyen Huong Ngoc(文学院)
校长范光明教授承诺:“学校将继续创新,并负责支持教职员工的教学创新活动。学校历代教师的意见和热情,通过今天大会上多元化、多维度的发言表达出来,这让任何人都无法对如此迫切的需求无动于衷。”
Dang Hoang Ngan 博士(心理学系)
校长表示,学校将为讲师举办更多有关研究方法、教学、国际出版物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加大对学科网站建设的投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部署反剽窃软件……
Dang Hoang Giang 博士(越南研究与越南语学院)
“归根结底,创新活动必须源于每位讲师的创新灵感。因为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今天,我不仅受到了武阳宁教授、武高潭副教授等几代资深教师的启发,也受到了年轻讲师的启发。”——范光明教授在会议结束时说道。
作者:清河,公明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