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俊副教授 - 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
- 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业的运作方式,社交网络对新闻业构成了挑战。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院校也必须改变其培养方式。副教授,您对此有何评论?
- 黄英俊副教授:我认为,面对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我们需要回归新闻信息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巩固和加强培训理念。新闻学该项目融合了扎实的社会知识基础知识、多种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媒体职业的开放性。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领域工作,并创作出高质量的内容。
即使没有新时代的挑战,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也一直在不断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刚刚将培养高质量本科生课程的任务交给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该课程将于2019年6月招生。
每年,学校都会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新闻机构的需求,对课程设置中的10%至20%进行调整。学校甚至还审核批准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许多新课程,例如:多媒体传播、传播管理……
- 事实上,学校的培训与实践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这也是许多新闻机构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而往往优先考虑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员的原因。副教授,这对新闻学院,尤其是社会人文大学来说,是一个问题吗?
- 黄英俊副教授:我认为这种观点既不合时宜,也不全面。目前,除了理论培训外,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很多实践活动。从二年级开始,许多学生既学习,又参与与新闻媒体单位的合作。当然,学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才能积累经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新闻机构,例如越南电视台(VTV3频道)、越南电信公司(VTC Now)、Zing.vn电子报、《青年时尚》杂志……都瞄准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在互联网、手机等多个平台上学习新的新闻制作方法,因为他们认为“我们非常需要年轻记者的年轻气盛、创造力和多样性”。过去,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应届新闻专业学生来引进上述单位。
尽管如此,学校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工作并不满足,尤其是在我国现行新闻体系规划的背景下。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新闻与传播培训学院进行研究,培养能够在国外新闻环境中工作的未来记者。
- 近期,新闻界出现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现象,引发众怒。很多人再次发问,教育机构如何处理新闻伦理问题?
- 黄英俊副教授:我们认为,新闻业是一种对公众产生影响的活动,因此新闻工作的伦理问题始终需要得到强调。因此,到目前为止,培训项目框架中的科目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新闻法和伦理科目除外。
此外,在通过学科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始终注重讲师对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传授。受邀参与教学的记者和媒体管理人员也带来了许多关于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视野的生动实用的课程。然而,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和培育的过程,新闻单位也需要持续定期地与员工一起培养这方面的意识。
- 多年来,新闻业一直是热门行业,吸引了大批学生申请。您对有志于从事新闻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 黄英俊副教授:我们需要明确指出,“热门”是指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从事四大新闻专业,还可以进入媒体单位、机构和政府部门工作。然而,学习新闻专业需要学生拥有特别的热情,因为学习知识本身就比学习其他许多专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技能,尤其是外语,并且必须尽早积极积累实践经验。
谢谢您,教授!
据《教育与时报》报道
作者:西·丹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