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实信息来源问题的分享,是2010年4月1日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系列研讨会最后一节的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验证客观信息
“对于记者来说,任何收到的信息都必须仔细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并且必须来自官方渠道。”这是新闻学硕士武明水分享会的开场白。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最佳方式是前往公众关注的事件或事件发生地。如果距离现场较远,记者可以致电相关部门,联系那些能够提供官方信息的负责人。例如,在暴风雨中失踪的渔民陈楚(Chan Chu)回家的消息对记者和公众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参与其中的记者会直接从事件主角本人和相关人士那里核实信息,撰写关于该人物的感人文章。然而,不久之后,这个故事就被该人物杜撰出来,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够逃避偿还作为暴风雨受害者所获得的救助金。因此,如果急于求证信息的准确性,后果将非常严重。现代新闻业,国外都有专门的部门在发表新闻前对资料进行彻底核实,“需要新闻人物本人的声音,不管对错,这是记者自我保护的方式”。
1001个来源
资深记者范氏青龙强调了核实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报纸声誉和记者自身荣誉的重要影响。青龙记者认为,“声誉”必须通过记者撰写高质量文章来建立。而要成为一名知名记者,核实信息来源至关重要。记者的信息来源非常丰富。记者应该与不同地区的许多人建立联系,这样当事件发生时,才能听到当地居民的声音,了解当地情况,文章才会有灵魂,信息才会更贴近读者,更吸引读者。青龙记者强调,维护关系不仅仅是工作,也包括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建立信任,这样当事件发生时,他们才愿意迅速准确地提供信息。这种关系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来。青龙记者认为,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专业杂志。我国目前约有900家报刊杂志。其中,有一些专门面向研究人员的专业杂志,对记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信息来源。官方报告是记者可以用来撰写文章的文件。但在现实中,有些事件如果记者仅仅依赖身边的人,就无法获得完整的信息,尤其是大规模的客观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论坛上的信息作为信息来源。有人说论坛上的信息不官方,因为有时人们会发表一些无稽之谈。这些非官方信息会损害报纸的声誉和记者的自尊。这话没错,但我们也应该正视现实,因为人们在论坛上就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坦率和深入的交流。记者必须谨慎对待论坛上的信息。只有经过核实并与这些言论的发布者进行联系,这些信息才会变得有价值。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认真核实信息呈现的方式和使用方式。发言人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向公众表达的观点。
与报价的差异
“好的引言会让同一话题的文章与众不同,并塑造每位记者的独特身份。好的引言取决于记者如何向角色提问。记者需要注意避免犯一个大错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无所不知。有些信息是已知的,但记者应该询问,确认这些信息是否来自角色本人。” 这是陈黎水老师关于在媒体上引用信息的分享。引言中不要包含背景、概括或补充信息。选择能够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人物性格的句子作为引言。黎水记者还分享了一种简洁的现代文章写作方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讲述者。毕竟,记者是一个中间人,负责向知情者询问,并向不知情者讲述某个故事。所以,要用简洁、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研讨会的第二部分是证书颁发仪式和研讨会闭幕式。然而,谈话仍在继续,有趣地分享了与新闻业相关的问题。
新闻专业学生总结及证书颁发

“提高年轻记者的报道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培训班于2010年4月1日下午在H楼四楼大厅举行总结会议并向学员颁发证书。新闻传播学院代表丁文香副教授对培训班的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美国驻越南大使馆以及为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系学生主办和组织此次有益培训班的记者和年轻新闻学大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美国大使馆文化与信息代理参赞David Moyer先生对培训班的成功表示肯定和评价,并希望今后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更多合作。David Moyer先生、丁文香副教授和杨春山副教授为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颁发了证书。
•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