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Pham Thanh Long
黄良1944年出生于越南西北部四大芒族之一——著名的芒族自治州(富安省、山罗省)的一个泰国家庭。青年黄良参军成为西北军区335团的一名战士,参加抗美救国战争,并将自己的部分遗体留在了老挝北部的战场上。 1971年,优秀军人黄良考入当时著名的越南综合大学历史系学习历史专业。黄良同学对泰国文化和越南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热情,选择了民族学专业,并毕生致力于泰国文化和越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教学。
副教授黄良博士在原历史学院民族学系和现人类学系工作了 40 年,特别关注三个关键领域,这使得黄良博士在专业人士和公众中享有盛誉。第一个方向是汉藏语系民族文化,他对拉池民族的科学认识成为他到美国与众多美国科学家分享交流的桥梁。
第二个方向是台语系民族文化研究。 Hoang Luong 副教授在引领研究方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是创始支柱之一。泰国研究项目(泰国研究泰国越南研究学会(简称“泰越会”)已成功举办六届全国泰越研究学术会议。副教授认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NGUTHoang Luong 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并且很好地回答了有关越南泰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通过将泰国文化与该地区的孟高棉语和越芒语族等民族的文化进行互动,黄良副教授试图从主观(真正的泰国人)和客观(有才华的民族学家)的角度来证明越南部分泰国人的本土性。
第三个方向是越南少数民族节日。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副教授黄良博士对农业仪式,尤其是收获仪式特别感兴趣,他深入研究了生育仪式——传统农业活动中最重要的信仰。这就是为什么同事和朋友经常称他为施肥科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曾在国内外许多科学会议上发表,并形成近130篇专业期刊论文和对一代又一代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志专著,例如:
对于副教授黄良博士来说,研究成果始终与培训和培训服务紧密相连。 Hoang Luong 副教授凭借对泰国人民、泰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科学知识,成功指导了数百名民族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授的科目中有很多是他毕生追求的,例如:
此外,副教授黄良教授也是一位为向许多想要了解泰文文字和文化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年轻科学家和学生传播古泰文文字做出许多实际贡献的人。
在讲座中,Hoang Luong 副教授不仅通过他鼓舞人心、引人入胜的声音传授知识,而且还总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激情。这就是为什么他是一位拥有众多学生、知名学生、爱戴学生并愿意向他学习的老师。其中许多人在他的指导下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成功。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人类学系的建立过程,特别是越南人类学系的建立过程,也都带有他的印记。作为民族学系主任(1997-2002),他满怀热情和热忱,开创了人类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的同事们继续创建了人类学系,他本人也继续担任社会科学大学人类学系主任(2007-2009年)。目前,我校人类学系有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读,尤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硕士生、博士生。
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个人威望,他被邀请担任2004-2009年越南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并且是越南民族学和人类学协会、民俗学研究协会、世界编织协会等国内外许多专业协会的成员。
由于他在许多领域的不懈贡献,他受到了国家的尊敬,并被授予许多崇高的头衔和奖励:副教授;优秀的老师;三等劳动奖章;二等抵抗勋章;科学技术奖章;教育奖章;社会科学与人文事业奖章。
当想起黄良副教授时,同事、朋友和学生不仅会提到他在研究和培训方面的巅峰,还会记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者,拥有充满泰国特色的艺术灵魂。他在美智宿舍吹奏的笛声和唱出的西北情歌,至今仍萦绕在许多同事和朋友的记忆中。他身上的艺术家气质让他的爱更加炽热,全心全意地为美而燃烧。他欣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并始终将美体现在他的研究著作和演讲中。
周三早上(2015年2月11日),他仍然早早起床,继续撰写他所珍视的科学问题,但现在他因严重的心脏病发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已去世,但他的同事和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仍然视他为一位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他的形象将永远活在他们和我们的心中。
河内,2015年2月13日
作者:阮文素 - 范文成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