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日本与亚洲新研究研讨会

星期三 - 2014年11月26日 03:56
2014年11月22日,东方学院举办“日本与亚洲新研究”系列研讨会第三场,河内各高校青年研究人员参加。这是由日本东芝基金会赞助的一项科学活动。
Toạ đàm Những nghiên cứu mới về Nhật Bản và châu Á
日本与亚洲新研究研讨会

东芝亚太基金会首席代表藤田伸也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图片:Thanh Ha

本次研讨会上,青年科研​​人员带来了三项新研究。

河明清博士(东洋学院韩国学系)的演讲题为“审视廉尚燮小说中的日语元素翻译”,讨论了韩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批评,指出了译作与原著相比的局限性。研究对象为韩国作家廉尚燮的两部小说《万岁运动之前》和《三代人》。研究范围仅限于考察上述两部小说中所呈现的与日本相关的元素。

TS。河明清宣读论文“廉尚燮小说中日语元素翻译的回顾“/照片:Thanh Ha

ThS 演示。 Tran Truc Ly(东方学院中文系)的演讲题目为“胡适在《新青春》杂志上关于妇女问题的建议”。胡适是20世纪初中国有较大影响的研究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积极从事研究、新闻等多个领域的工作,旨在改革社会,批判专制,促进自由、民主,尊重个人平等。文章分析了胡适在妇女问题上的观点:批判社会上限制妇女的落后观念,呼吁妇女自我认识自己的权利,提出将妇女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社会建议,提倡妇女的能力和自由……

                                                  

讨论现场/摄影:Thanh Ha            

ThS 演示。 Phung Thi Thao(东方研究学院印度学系)的演讲题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对日内瓦协定和万隆会议最后宣言的影响”。 Panchsheel 是《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西藏自治区和印度文化交流的协定》(1954 年)中首次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的名称。受佛教五戒启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这些是指导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这体现在五项和平共处原则已印刻在一系列法律文件上,如《越南停火日内瓦协定》(1954 年 7 月)和《印度尼西亚万隆亚非会议最后宣言》(1955 年 4 月)。

作者:清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