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和自然科学大学5个考场的高考考生将于7月9日至10日获得500多份免费餐饮资助。实施这一美好行动的人是文学院第50届(勤工俭学)毕业生——黎小玉灵,现任《电视杂志》记者。
Linh女士分享道,2012年,她去河内为参加高考的家人联系食宿时,看到许多考生和家人找不到住处和食物,还被商店老板和汽车旅馆老板“宰”,她非常难过。许多来自外省的家庭收拾行李,来到河内送孩子参加考试,在首都最热的日子里经历了不愉快的经历。Linh女士计划和亲朋好友一起做些事情,为今年的高考考生加油打气。
高考开始后的三天,Linh女士和朋友们准备了100份餐食,分发给建筑大学的考场。由于收到的积极反馈和良好效果,Linh女士呼吁众多好心人赞助,并与San Ho Do餐厅(河内市梁廷楼135号)合作,于7月9日至10日在社会人文大学和自然科学大学的5个考场准备了500份餐食,为考生及其家人提供支持。从7月8日早上6点开始,Linh女士和志愿者团队就来到考场,免费发放餐券。
玉玲女士高兴地说:“没想到我的项目能得到这么多支持,有人出力,有人出钱,有人甚至捐了一车蔬菜,还有人捐了几公斤肉。多亏了他们,我们才能做出丰盛、美味、卫生的饭菜。当我们把饭菜送到考场的考生和他们的家人手中时,他们既高兴又惊喜。”
“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有帮助他人克服困难的愿望。尤其是在全社会都关心的高考期间,许多个人和组织都想为考生提供一些帮助,希望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支持,给他们更多力量。这是因为他们理解父母的艰辛,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林女士肯定地说道。
然而,看到许多人表示质疑,不愿领取她和大家辛辛苦苦做好的餐食,这位女记者也感到难过。因此,她希望拥有这个美好想法的个人和机构能够携手合作,让这项活动规模化、规范化,为考生及其家人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