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人员的全名: 阮芳莲
2.性别: 女性
3.出生日期:1980年12月9日 4.出生地:河内
5.承认研究生的决定河内国家大学校长 2007 年 6 月 29 日签发第 2387/SDH 号文件。
6.训练的变化:不是
7。论文标题:泰戈尔戏剧诗学的某些特点。
8.专门:文学理论9.代码: 62 22 32 01
10。科学指导老师:
GS。 TS。阮德宁
副教授TS。李怀秋
11.论文新成果总结:
- 运用印度古典诗学的基本概念,对泰戈尔的每一部戏剧进行了考察,指出了泰戈尔戏剧中人物类型、情节、冲突类型、语言等的基本特征。
- 指出泰戈尔戏剧中现代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从而评价作家在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 肯定泰戈尔文学风格中保留的传统元素,从而得出结论:泰戈尔在祖国乃至世界的新时期,有选择地、合理地继承了印度文学的精髓。
12.实际应用:
- 是通识教育、大学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参考文件。
- 介绍一位在越南尚未受到应有关注的作家(R.泰戈尔)和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印度)。
——是运用东方美学理论考察东方文学问题的有效性的实践例子。
13.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将东方美学理论系统化,形成研究东方文化与文学的有效工具,为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东方文学的方向增添新的成果。
- 扩展和系统化印度诗学的基本概念,以应用于东南亚文学的研究。
- 系统化泰戈尔的风格特征和创作倾向泰戈尔模式(研究泰戈尔风格的作者)。
14。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1. 阮芳莲(2012),《泰戈尔对印度古典诗学的看法》,文化艺术杂志(337),页66-69。
2. 阮芳莲(2013),“印度诗学“罗萨-德瓦尼-阿兰卡拉”基本概念发展史中的接受理论问题”,文学与艺术接待,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第199页。 144-153。
博士论文信息
1. 全名: 阮芳莲2. 性: 女性
3。出生日期: 09/12/1980 4。出生地:河内
5。录取决定编号:2387/SDH 日期:2007 年 6 月 29 日,河内越南国立大学校长。
6. 学术流程的变化:没有任何
7。正式论文标题:泰戈尔戏剧诗学中的一些人物。
8. 少校:文学对抗9.代码: 62 22 32 01
10. 主管:
教授博士。阮德宁
副教授 Ly Hoai Thu 博士
11. 论文新发现总结:
- 运用印度古典诗学的概念,对泰戈尔的每一部戏剧进行考察,展现泰戈尔戏剧中的人物体系、情景类型、冲突类型、语言等基本特征。
- 指出泰戈尔戏剧现代化的明确表现,从而判断泰戈尔在印度文学现代化中的地位。
- 论证泰戈尔文学风格中延续的传统特征,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泰戈尔在新时期,无论是本国还是世界,都合理地继承了印度古典文学的精髓。
12.实际适用性:
- 可供各大中院校教学、科研参考。
- 介绍越南尚未得到正确对待的伟大作家(泰戈尔)和大量文学作品(印度)。
- 成为体现东方美学理论对于研究东方文学问题的有效性的一个实例。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系统化东方美学理论,构建研究东方文化、文学的有益方法,为用西方理论研究东方文学增添新的成果。
- 扩展和系统化印度诗学的基本概念,以研究东南亚文学。
- 系统梳理泰戈尔文学风格中的人物和倾向泰戈尔模式。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1. 阮芳莲(2012),《泰戈尔对印度古典诗学的看法》,文化艺术杂志(337),第 66-69 页。
2. 阮芳莲(2013),《印度诗学基本概念发展史中的接受理论若干问题》,文学与艺术方面的接待,河内国立大学出版社,第 144-153 页。
作者:阮芳莲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