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讨会通过心理学理论以及参与者的实际问题和分享,为如何激励学习和设计有意义的学生生活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
动机的起源
演讲开始时,Dang Hoang Ngan 博士分享了动力的起源。动机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因素。我们越能清楚地识别我们行为的原因,就越能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据心理学家称,人们的动机既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
- 条件反射(外部强化):获得奖励,避免某些惩罚。
- 社会认可:来自外在和内在动机:模仿积极的榜样,获得有效的社会能力,成为群体的一部分。
- 认知:走向理解、发现;解决问题、决策;消除威胁或风险。
- 情绪:增加良好的感觉,相反,减少对自尊的威胁;保持并提高乐观和热情的水平。
- 目标:满足个人发展目标;实现个人梦想;培养或保持个人效能;减少别人对你生活的控制。
- 生物:减少饥饿、口渴、不适并维持体内平衡。
- 灵性:理解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将自己与生命的奥秘联系起来。
此外,演讲者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和归因理论。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我们需要一点压力才能有动力去工作或学习。在下面的模型中,纵轴表示实现行动的能力,横轴表示情况的刺激、需求和要求。当压力达到合理水平时,工作能力也会提高。她强调,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分析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任务是容易还是困难。如果任务很容易,你需要对自己要求更高,如果任务很难,你需要对自己要求更低。归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根据来自内部(能力、资质)或外部(运气、任务难度)的某些原则来解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
如何激发学习动力TS。 Dang Hoang Ngan 分享了俄罗斯心理学家蔡加尼克的横截面效应。这种效应表明,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并被打断时,这将成为我们记住更多内容并相信我们仍然可以完成未完成任务的一个因素。此外,主讲人还给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生命是有意义的
TS。 Dang Hoang Ngan 分享了她对有意义的生活的看法,包括五个要素:积极情绪、参与度、积极的关系、意义和成就感。一段难忘的学生生活需要年轻人观察并培养自己身上的这五个要素。不过,她强调:“如果你在某个地方失败了,你还有其他因素可以支撑你,完善你自己。”例如,当你觉得自己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时,请记住你身边还有其他资源,那就是积极的关系、人脉和生活意义。
最后,演讲者谈到了Alderfer(1972)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寻求满足的需要有三种:生存、关联和成长。当一个需求得到满足时,它就成为满足另一个需求的驱动力。
邓黄银博士在演讲最后强调:“小事也能带来大意义,而这一切都始于我们自身的行动。祝愿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快乐和意义。”
主题为“热情学习 - 有意义生活”的网络研讨会#2 已经结束,并获得了与会者的积极反馈。网络研讨会希望为年轻人带来实用而有趣的知识和经验,激励他们学习和设计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