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发布为阮富仲总书记举行国葬的消息后,7月22日上午,已故阮富仲总书记就读和任教的学校——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前身为综合科学大学)降半旗,以纪念这位党的杰出领导人、该校校友。
半旗在校园中心的学校行政楼E栋最高处悬挂,庄严而感人。
国旗降半旗,庄严而感人。
阮富仲总书记1963年至1967年就读于河内大学文学系,系主任是人民教师何明德教授。 1967年,四年级学生在丁家庆教授的指导下,以“与诗人苏友的民间诗歌”为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他是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人。
同年,总书记荣幸地被录取进入党的队伍,这对当时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得、神圣而自豪的事情。
阮富仲总书记在河内国家大学文学系文学八班(1963-1967届)会议上合影留念
阮富仲总书记对自己大学时期就读的学校怀有特殊的感情,每次谈起学校、老师、同学,他都感慨万千;以真诚的鼓励之语,对学校的发展战略作出深刻的指导……
2010年,阮富仲总书记视察学校,与师生、朋友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见面时,作为文学院的校友,他感慨地说:“我在这所学校成长,永远为学校的传统和品牌感到自豪。”
2010年,越共中央总书记、时任国会主席阮富仲访问了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总书记每次回校视察,他的朴实、真诚总是给一代又一代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继总书记之后学习了7个学期的原党委书记、原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文学系讲师范光龙副教授分享了他对这位受人尊敬的领导人的感人回忆。
“几十年来,很少有国家领导人像总书记这样,在思想、道德和作风上表现出如此深刻的一致性。总书记是一位极具远见卓识的人,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履行职责。人们对此感到自豪和钦佩,但有一点是,他的文化人格非常伟大,他的去世会给社会和人民留下巨大的空白。”范光龙副教授说道。
副教授范光龙 原党委书记、原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越南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黄英俊教授认为,阮富仲总书记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才智和品格、伟大的道德家,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奉献朴实而高尚的人生。
黄英俊教授表示,总书记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系毕业生。他在担任《共产党》杂志社、河内市委、国会和越共中央委员会领导期间,一直特别关心学校,为历代领导人指明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黄英俊教授,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
语言学系主任郑锦兰副教授对总书记的榜样感到自豪,并向学生们发出了意味深长的鼓励信息:“学生们,无论身处哪个历史时期或人生哪个阶段,都应该努力充实地生活,为小社区、大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以及最终为自己的事业奉献自己。”
副教授Trinh Cam Lan,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谦逊的领导者对于众多曾经和正在我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阮富仲总书记永远是他们最亲近的校友,是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努力奋斗、立足自我、开创事业的榜样。
新闻系第63届学生陈德龙获悉学校为纪念阮富仲总书记而降半旗的消息后,于早上7点满怀敬意和深情地来到学校。
此时此刻,不仅我,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悼念胡伯伯。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领导人,一位道德、正直和奉献的典范。作为一名记者,他曾说过:“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革命记者必须具有革命精神,即进攻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为消灭错误和邪恶、维护正确和善良而斗争的精神。这也是我刚进入这个行业时的指导原则。”
陈德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新闻学院63级学生
文学系65班的阮氏蓉同学也怀着怀旧和感慨的心情分享道:“阮富仲总书记是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典范。他在讲话中总是强调品质和荣誉。他强调,我们应该奉献一生,活得充实,让人生更有意义。这也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
我很荣幸有机会在欢迎中国国家主席的活动上见到他。他热情友善,高尚却又极其朴实。我会努力学习和遵循您所教导和树立的道德品质:好好生活,不要为自己浪费的岁月感到痛苦或后悔。
静静地站在校园一角,望着那面惋惜的国旗,政治学院67级学生黎海安感慨道:“阮富仲总书记说过:‘如果你是花,就做一朵向日葵;如果你是一只鸟,就做一只白鸽;如果你是一块石头,那就做一颗钻石;如果你是人,那就做一名共产主义者。我为自己是自己就读的社会人文大学的一名学生、一名青年党员而感到幸运。
总书记是一位伟人,是党的纪律旗帜和模范行为,始终忠于民族革命事业。胡伯伯留下的崇高理想激励着我永远努力奋斗,不断学习和训练,全面发展,成为一名有德有才的人,为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繁荣的未来国家作出贡献。”
阮富仲总书记虽然已逝世,但对于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的师生来说,他始终陪伴左右,永远是学校的骄傲和巨大的鼓舞,促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不辜负他一直以来的期望和嘱托,为保卫、建设和发展祖国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