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人文学院学习、工作,我和很多干部、几代学生一样,时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亲情的熏陶和滋养,所以每当有人提到人文,我的心里总是充满自豪——人文主义者。
对我来说,“人性”两个字,真的弥足珍贵,神圣至极。而当我体会到“人性”这两个字的意义,便更加弥足珍贵。近十年前,每年四月,学校工会都会组织邀请专科医生为教职工进行定期体检,这是一项例行的、周期性的工作。那时,我才35岁,学习的渴望,奉献的渴望,始终驱使着我,有时甚至会熬夜读书,一有机会就加班加点。那些辛勤工作和不科学的劳动日积月累,直到我手里拿着定期体检的结果,医生确诊我患有慢性肾衰竭二期,我震惊又绝望。而当我了解到更多病情(慢性肾衰竭,无法治愈,只能尽力争取和保存更多时间)后,我更加难过和绝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边学习,一边注意饮食和休息,照顾好自己。七年辛勤工作,戒除毒瘾,保存体力,但该发生的事也发生了,我太累了,营养不良,精疲力竭。丈夫带我去医院时,医生诊断我肾衰竭五期,需要紧急透析。当时四个病人挤在一张床上,情况真的很糟糕,简直无药可救。每次透析,我都会因为血栓而失去大量血液。我看起来瘦骨嶙峋,像一具没有生命的躯体。我发了一条动态:“坚持不住了,必须放手”。当时,朋友、家人和同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这些鼓励的话中,时任培训部副部长的海先生说:“放手就像放下,你必须把它拉起来。”语言部的平先生说:“抓紧,永远不要放手。”看着瘦弱的丈夫,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家人和老师们的鼓励,让我坚定了活下去的决心。在医院里,我遇到了许多比我更痛苦的人。这一切都激励着我与病魔抗争。
住院二十多天,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我回家开始了新的周期性血液过滤之旅。我每隔一天住院,一动不动地躺了四个小时,昏迷不醒。最痛苦的是,每次值班,护士都会把两根比水牛针还大的针扎进我的胳膊里抽血过滤,然后再回输。疼得我胳膊都黑紫了,但忍着疼总比死了强。学校的董事会也来看望我,鼓励我,安慰我。我还记得那天,学校工会主席、组织部部长黄老师鼓励我,说:“你放心去治疗,好好养病,健康最宝贵,工作的事不用操心。”哦,当时我真的很感动,那份感动激励着我,让我一定要健康地生活,那个心结打开了。系里的董事会也给予我鼓励和安慰,并及时创造有利条件,让我能够安心接受治疗。仅仅一个多月后,我就恢复了平衡,学会了接受真相。最让我敬佩的是学校董事会及时给予的鼓励,这简直是一剂灵丹妙药。我立刻就觉得自己一定能战胜它,一定能。
三年多过去了,除了透析时间,我仍然兢兢业业地完成分配的工作,努力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学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工作,确保知识不被遗忘。也许我的皮肤变黑了,身体消瘦了,我的胳膊在过去三年里打了1000多次点滴,出现了肿块,看起来吓人。即使天气很热,我也不敢穿短袖出门。但我的灵魂、我的自尊、对亲人、朋友、同事、家人以及学校的感激之情,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我对此深怀感激。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利用别人的恩惠,要珍惜并渴望得到回报。我仍然照顾着我的家人,在网上销售商品以筹集一点医疗费用。能够生活和工作到今天,是仁文大学给予我的荣幸。领导、老师、同事、同学们依然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看待。我感受到老师和同事们对我的关爱,感受到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理解以及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了近30年,我见证了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充满爱与分享,这让我倍感珍惜这些美好的人文价值观,并始终致力于在自身、学校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中传播这些美好的人文价值观。
今天,在温暖的“人文精神”氛围中,我谨向各位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祝愿整个学校更加强大、更加发展,尤其要始终尊重和培育“人文精神”。祝愿大家度过一个充满喜悦和幸福的学年。
河内,2020年11月11日
来源:Dao Thi Uyen(信息与图书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