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春是梦想与抱负的时期,是承诺与奉献的时期,是面对和克服困难与挑战的时期,是创造和发展事业的时期。
胡志明主席——越南民族解放英雄、杰出的文化名人——也拥有着非常美好的青春岁月,怀揣着年轻革命者的抱负和勇气,全身心地投入越南革命和世界革命运动。胡志明主席生前始终关注青年,留下了一套非常全面、深刻的青年思想体系。然而,胡志明主席留给当今青年最宝贵的,不仅仅是他言辞和著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或许,还有革命青年阮必成——阮爱国的“活榜样”。值此庆祝胡志明主席诞辰132周年和祝贺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将回顾1908年至1925年期间革命青年阮必成、阮爱国一生中的一些典型事件。[1]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解放民族、发展国家的愿望和使命,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为越南青年,特别是河内社会科学大学青年提供一些建议。
2
阮必清于1890年5月19日出生于母亲的家乡——义安省南丹县林盛县忠古乡黄筹村(俗称蔡村)(现为义安省南丹县金莲乡)。阮必清(本名阮生宫)自幼在家族传统和革命传统熏陶下成长。正如研究乂安民俗文化的宁越教教授所言:“这真是一条自历史黎明就形成的文化长河。文化长河奔腾不息,越流越多,汇入的溪流越多,它就越广阔、越丰富、越丰富……留下了书中经常提到的沃土,那就是有阮攸、阮功筹、塔奥的宜春地区……那是有胡诗阳、胡春香的琼玖地区。那是有潘廷丰、潘仲谋、黎宁的德寿地区。那是有阮辉澍、阮文教的芹禄地区。那是有阮德达、潘佩珠的南丹地区……沐浴在文化长河中的胡伯伯,以其卓越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和早熟的爱国精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国粹,苦难的忧患,铺天盖地的忧患,梦想与抱负,怨恨,愤怒,愤慨,多少生命的钢铁意志,多少家国情怀,都在民间文学、书面文学,特别是在文化长河所承载的生活中表达出来……”[2]。
从小,凭借家庭教育、师承爱国情怀的熏陶以及自学、自我探索,尤其是对祖国的热爱,少年阮生宫很快就展现出一位越南青年面对祖国被外敌入侵、被压迫流放的雄心壮志和勇敢精神。潘佩珠回忆说,他十岁时,阮必清常听他背诵两句阮梅的诗,后来他也经常背诵:
“每餐不亏,唯竹白,
“最低级的谋生方式是文学”[3]。
大约13岁时,阮必清听到法语单词:自由、平等、博爱,“非常想了解法国文明,想弄清楚这些词背后隐藏着什么”。[4]。
阮必清少年时期形成的抱负和勇气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在1908年至1925年间发生的一系列典型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908年,阮必成18岁时,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那就是他参加了承天农民的反赋税示威游行。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始于广南省,随后蔓延至广义省、富安省、承天省、河静省、义安省和清化省。数万农民高声呐喊,抗议高赋税和长期强迫劳动。1908年5月底,这场运动被法国殖民者血腥镇压。阮必成不畏封建殖民政府的暴政,投身劳动人民的斗争,充分展现了这位年轻爱国者的志向和气概,是他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08年至1925年,阮必成-阮爱国的人生旅途中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如果我们选择那些能够展现阮必成抱负和勇气的事件,那么在本文有限的篇幅内,我们可以列举以下一些典型事件。
1911年6月5日,阮必清离开芽荣港,踏上寻找民族解放之路的旅程。这次旅程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夙愿。上文中,我们提到了阮必清渴望了解法国文明,并了解“自由”、“平等”、“博爱”等词背后的含义,正是这些词塑造了他在13岁时的形象。我们也知道阮必清与一位朋友的对话,当时他想邀请这位朋友出国,阮必清在故事中说道:“我想出国,看看法国和其他国家。看看他们的情况,我再回来帮助我们的人民。”[5]我们也不能忘记1923年6月的事件,阮爱国在秘密离开法国前往俄罗斯时,在给战友们的一封信中写道:“对我来说,答案很明确:回到祖国,深入群众,唤醒他们,组织他们,团结他们,教育他们,领导他们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6]显然,阮必成、阮爱国为了走上解放和发展祖国的道路,经历了一段探索——找到——回归的旅程。这段旅程始于1911年6月5日的事件。这场事件展现了阮必成、阮爱国寻求国家解放和发展道路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阮必成、阮爱国以“自我负责”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负责,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当朋友担心自己即将离开祖国,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时,一位21岁的爱国青年举起双手,自信地对朋友说:“……我们要努力工作。为了生存,为了前行,我们愿意做任何事。”这幅画面十分美好,象征着青年人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了祖国和同胞的渴望和勇气。
1919 年 6 月 18 日,阮爱国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安南人民的主张,由阮必成-阮爱国代表旅法越南爱国者协会向凡尔赛会议递交,要求越南人民享有基本自由和民主。这份请愿书也直接递交给美国总统,尼加拉瓜代表团也出席了凡尔赛会议。此外,这份请愿书还被递交给一些重要人物,并在法国、中国等国的多家报纸上发表,包括原文和民谣版。1919年6月18日事件,阮爱国的名字和安南人民的主张此事在法国和殖民地政治生活中引起了轰动。这一事件进一步展现了爱国青年阮必成——阮爱国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雄心,以及他与殖民政府对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对话的勇气。当时,他年仅29岁。
在法国期间,阮爱国与法国殖民地部长安贝·色罗(Anbe Xaro)三次直接会面。第一次是在1919年9月6日,阮爱国应安贝·色罗的邀请前往殖民地部总部。会谈结束后的第二天,阮爱国致信安贝·色罗进行质询,同时确认安南人民请愿书中提出的八点问题均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第二次是在1921年初,阮爱国应殖民地部邀请会见了安贝·色罗。会谈中,阮爱国驳斥了安贝·色罗关于印度支那尚无法独立的观点,并明确表示:“……如果法国将独立归还给我们,你们就会看到,我们知道如何夺取政权,实现自我统治。”第三次,即1922年6月,阮爱国应邀与安贝·札罗会面,态度平静从容,丝毫不惧法国殖民地大臣时而威胁、时而诱惑的态度和言辞。临别前,阮爱国对安贝·札罗说:“我一生最需要的是:我的人民自由,我的祖国独立。”[7]……阮爱国三次在法国殖民地大臣的巢穴中与其对峙,都出色地展现了他对祖国和同胞独立自由的渴望,尤其是他敢于直面并战胜暴政和诱惑的勇气。这正是一位共产主义者的品质,胡志明主席后来引用了东方哲学家孟子的话来概括:
“财富和荣誉不会腐蚀,
贫穷无力
宇宙不可被征服。
说到阮必成-阮爱国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敢,我们不能不提到他在法国报刊上激烈的、充满知识的辩论中所展现出的科学和政治勇气,例如阮爱国在报纸上与奥特雷的辩论热门1919年10月。或在批评法国政府殖民政策的文章中,批评法国政府在殖民地的许多高级官员,典型的是工作法国殖民政权的裁决还是在1922年启定国王被法国殖民者带去法国参加马赛殖民地博览会时发表的批判启定国王的文章和艺术作品中。特别是,阮必成-阮爱国的科学素质和政治素质还体现在与同志们的辩论中。阮必成-阮爱国在法国和俄国期间,与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等党的同志们一起发表演讲、发表辩论性文章,甚至反对对殖民地问题和殖民地革命的错误认识,都充分体现了他的素质。
在探寻救国之路的征途中,爱国青年阮必成——阮爱国也清晰地表达了他求学的愿望,汲取人文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智慧,并勇于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这一愿望。许多事例都体现了这种愿望和勇气。我们知道,阮生功少年时,曾跟随父亲和众多名师学习汉字和国学。他秉持着“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功”的精神,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和超强的记忆力,“阮生功只需读三四遍汉字就能记住”。[8]我们还知道,早在越南国内,阮必清就曾在荣市的法裔小学(1905年)、承天省的法裔越南小学(1906年)以及顺化国立学校(1908年)学习过法语,包括预科、初级、中级和大学课程。1913年,阮必清抵达英国后,立即开始学习英语。每天清晨和下午,也就是谋生打工的前后,他都刻苦自学。每周休息日,他都会跟随一位意大利教授学习英语。1913年中旬,阮必清在写给潘周桢的信中写道:“……我希望四五个月后,当我见到您时,我能说和听懂很多英语。”[9]阮必成学习外语的热情和毅力,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阮必成-阮爱国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学习外语,还非常勤奋地阅读书籍和报纸。历史文献记载,在承天省法越小学就读期间,除了上课时间,阮必成-阮爱国还会向图书馆借书阅读。在国外,特别是在法国期间,阮必成-阮爱国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也会购买和复印书籍和报纸阅读。在写作文章时,尤其是在撰写重要著作时,例如受压迫者阮爱国收集并处理了大量文件。例如,法国秘密警察的记录显示,1920年2月6日,阮爱国托一位朋友“去塞纳河畔为他购买一些包含梅西尼和维奥莱特报告的书籍,作为他正在撰写的书籍的摘录”。[10]阮必成-阮爱国不仅注重通过书本知识,也渴望通过实践拓展知识。他投入大量时间研究现实,观察并掌握真实情况。他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倾听并在这些组织的活动中发表意见。除了在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等组织的活动外,阮爱国在“Phobua”俱乐部的活动也非常引人注目。该俱乐部主席利奥·波尔德斯先生评价说:“阮爱国经常与我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就连他的敌人也钦佩他的智慧、才华和真诚。”[11]阮必成-阮爱国还积极参加工人阶级的论坛和活动,特别是青年活动。他多次在巴黎向第二郡和第十三郡的青年发表演讲和报告,参与中国青年的活动并撰写文章等等。阮必成-阮爱国还十分重视与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家、有影响力的人物建立良好关系,相互学习交流,以协助越南革命。他们中很多人现在或将来都会成为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等的高级领导人。许多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越南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也与阮必成、阮爱国关系很好,如潘佩珠、潘周桢等。1918年阮必成回到法国后立即前往留尼汪岛拜见先皇成泰皇帝一事也很特别。 1947年,越南先皇成泰皇帝回忆起此事时说道:“我老了,无意重回政坛。何况,胡志明叔叔是越南人民革命运动的代表人物。对我来说,胡志明叔叔并不陌生。早在1918年逃亡海外时,胡志明叔叔就到留尼汪岛来看望我。从那时起,我就把胡志明叔叔视为一位充满热情、睿智的爱国者。”[12]可以看出,整个活动内容丰富,上述诸多重要事件充分体现了胡志明提升自身智慧、理解力和知识水平的志向和能力。对于一个来自殖民地的年轻人来说,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背景下,这确实令人钦佩。
1908年至1925年这段时期,不能不提1925年,即越南革命青年协会成立和报纸创刊的年份。青少年以及阮爱国在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演讲。上述事件发生时,阮爱国35岁,按照现在的概念,这已是共青团的成年年龄。这些事件是阮必成-阮爱国在寻找救国之路的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越南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越南共产党的前身——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诞生;阮爱国在越南革命青年协会的演讲被结集成书。革命之路- 越南革命的第一本教科书;报纸的诞生青少年- 越南革命报刊的先驱报纸,在所有这些事件中都凝聚了阮必成-阮爱国的勇气和志向,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事业开辟了新时期,他是20世纪越南人民爱国青年的典型。
3
1925年,阮爱国高呼:“可怜的印度支那啊!如果你们的青春不早日复苏,你们就会灭亡。”[13]。
1946年,胡志明主席总结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少年,青年是社会之春。”[14]。
阮必清——阮爱国,怀揣着青年人的雄心壮志和勇气,从一个失去祖国的青年,在35岁时——如今越南青年联盟成员的成熟年龄——成为民族解放革命事业的最高领导人。他不仅让“老青年”重获新生,也让整个民族焕发新生。35岁时,他创办了名为“青年”的组织,创办了名为“青年”的报纸,开启了社会的春天。这其中蕴含着一种“开端”的哲学!
回顾青年阮必成、阮爱国革命生涯中的一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美好、坚强的志向和勇敢,充满青春、活力和生机。其中有很多值得当代青年借鉴的地方:
- 要有保卫和发展繁荣幸福国家的志向和勇气。
- 要有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志向和勇气,本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的精神。
- 必须有志于、有勇气提升学历、智力、人格,真正具备“未来国家主人翁”的素质和能力、德才兼备。
- 必须有主张和表达自我的愿望和勇气,随时准备与邪恶作斗争,保护和培养善良,使善良“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绽放”。
- 必须有创业的愿望和勇气。创业应该是年轻人的特质,正如阮必成、阮爱国、胡志明的“人生始于青春”哲学所言。
总之,胡志明主席的一生和革命事业是当代越南人民的伟大榜样,而对于今天的越南青年来说,革命青年阮必成、阮爱国的一生确实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教训和非常直接、深刻的启示。阮必成、阮爱国的志向和勇气是激励当代每一位越南青年的不竭动力,激励他们奉献、贡献,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社会的春天”。
[1]我选择青年阮必成-阮爱国18岁至35岁这段时间,其中的1925年与胡志明共产主义青年团现行规定有关,根据该规定,35岁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年年龄。
[2]参见陈文饶:《胡志明思想的基本形成》。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7年,第23页。
[3]潘佩珠译为:“每逢吃饭的时候,我都会坐下来思考该如何(为人民和国家)做点什么。但如果我想出名,那么文学就是最低级的职业。” 参见:潘佩珠全集,第六卷。顺化出版社,顺化,1990年,第55页。
[4]胡志明:全集,第1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461页。
[5]《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28页。
[6]胡志明:全集,第一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209页。
[7]《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134页。
[8]《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12、6页。
[9]《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38、39页。
[10]《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70页。
[11]参见《胡志明年谱》(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118页。
[12]参见《胡志明纪事》(第三版,修订补充)。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6年,第46页。
[13]胡志明:全集,第2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144页。
[14]胡志明:全集,第4卷。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194页。
作者:副教授,Lai Quoc Khanh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