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凤副教授代表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分享了她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感想/图片:Thanh Long
今天,我很荣幸、很感动能够受组委会和全校教职工、公务员的允许,代表学校在2014—2015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发言。
站在这个讲台上俯瞰整个大厅,我有点“羡慕”K59的新生,因为他们不仅在开学第一天受到了学校和院系老师的热烈欢迎,在公民活动周期间得到了必要的指导和信息分享,而且还参加了一场庄严而有意义的开学典礼。
我之所以对你们表达出些许“羡慕”,是因为我还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1976年)。那时候国家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很多事情需要优先处理,所以我们没有正式的开学典礼,毕业时也没有像现在的学生那样,戴着“华丽”的学位帽和毕业服。
但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劣势。与我之前的几代人,与我那一代的老师们相比——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坐在这里——这种劣势与战争期间在疏散区学习的日子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那一天(1976年),我那一代的老师们一定在想:现在的学生真是幸运!
我突然发现,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说的那些有些“羡慕”的话,其实是一种欣慰,因为这体现了整个社会、大学教育、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向上发展。
虽然古代和现代有很多不同,但有一件事几乎保持不变——它是学校的骄傲,是一代又一代学生心中对学校一代又一代教职工的感恩。
今天,在开学典礼上,我想用自己平凡的故事来讲述那份神圣。近40年前,我是一个瘦弱的学生,太平省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女儿,我像一个“聋子不怕枪”的人,勇敢地报名参加了河内理工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就是今天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前身。由于一场没有消极面的考试,我从田野走向了河内,成为了历史系的一名学生。我17岁,从一个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一切陌生的东西,在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朋友和同事的帮助下,4年后,21岁的我成为了学校的一名讲师——工作人员。在学校学习和工作了近40年,经历了学生、讲师、管理者等各种角色;向许多受人尊敬的老师学习;与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分享知识;能走遍全国各省市,飞遍世界好几个国家……我感到非常幸运和幸福。很多时候,当我静下心来思考时,我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像梦一样,但那个梦却是真实的!
我在想:如果我没有选择这所学校,如果我没有今天的老师、朋友和来自原河内理工大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我是否能拥有这些梦幻般的东西?
亲爱的K59同学们,无论你们出于什么原因来到人文社科大学,我都想再次告诉你们: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真实的梦想,但我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普通故事——那些带着困惑进入学校,又带着自豪和感激进入生活的人。
我多次向老师、同事、学生表达过感激之情。但是老师们告诉我,就算学校好,老师好,环境好,但如果自己不努力,老公孩子不帮忙分担家务,你还会那么幸运吗?
再次感谢我的老师们,因为是他们让我回顾了自己所克服的一切:从靠助学金生活的艰苦学生时代,到刚毕业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政府工资而拼命打工的日子;从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遥远的外省任教,吃着干巴巴的面包攒钱拍毕业论文照片的日子,到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的课题和文章而辗转难眠的日子……
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昔日的河内理工大学和如今的社会人文大学,依然是我成长的地方,我曾在这里为共同的事业贡献力量,收获了许多快乐和幸福。每当我远行,与朋友和昔日的同学们重逢,我们都会毫不掩饰地互相称呼“科技人”,如今则更名为“人文人”。
值此新学年开始之际,我谨再次向老师们表示感谢;向学校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表达对繁忙工作的奉献;向所有课程的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以及仍在努力完成的计划表示祝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们,我不仅祝贺你们通过了艰难的大学考试,也祝贺你们成为越南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排名第一的大学的新生——这所学校的品牌与名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所学校最大的财富和价值,是难得的智慧高度和人性。你应该努力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和训练,这样你以后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得到你梦想的东西!
河内,2014年9月12日
(摘自档案研究与办公室管理学院办公室管理系主任武氏凤副教授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2014-2015 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副教授,Vu Thi Phung 博士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