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人文——灵魂的滋养之地”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21:15
“人文——灵魂的滋养之地”

初秋的清晨,仁文学校迎接了我,夏雨绵绵,久久不散。正因如此,我最喜爱、最感动的仁文学校的形象,往往出现在雨天。正如人们常说的:初印象总是深刻,难以磨灭。开学第一天,雨下得很大,但这丝毫没有遮掩这所可爱学校的美丽。雨滴淅淅沥沥,树梢摇曳,仿佛在欢迎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新成员。

我在这所学校已经读了两年了——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以让我感受到这里的美好,从风景到校园里的人们。我曾以为上大学会很枯燥,没有像高中那样玩得尽兴的挚友,没有像挚友一样可以倾诉的老师,没有忘记东西时提醒我们的校工,更没有校门口那个经常给我们学生加肉的卖三明治的小贩……但人文大学似乎证明了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大学里的朋友们?我还能在哪里找到如此可爱又热情的人们呢?不得不说,我们非常合得来,天底下没有什么不能互相倾诉的,故事也好,恶作剧也好,等等。在学校的下午,我们变得更加亲密,坐在AB院子的石凳上,在仁文学校黄色墙壁上倒映着凉爽的绿色梧桐树下,或者在C区小教室的午休时间,半闭着眼睛听着素未谋面的朋友讲故事等等。在您为我们点名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感觉非常亲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爱彼此!

说到人文学院的老师,尤其是文学院的老师,真是难以言表。我才二年级,学校里有很多老师我没有跟过,但跟过我的老师们,个个都是令人敬佩的人。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和蔼可亲,有的老师则极其严格。但有一点我确信无疑:所有老师都深爱着自己的学生,他们都想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我们。在人文学院,有很多老老师,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那些老老师。虽然他们不再年轻,身体也不再健康,但他们仍然每天来上课,仍然和我们学生倾诉心声,让我们不禁感叹:“老师们真是太可爱了!”

这里的朋友和老师不仅让我对大学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这里的其他人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现在就读的学校。那就是学校食堂的Mai叔叔和Ut师姐,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但是他们友善的笑容,以及一年级时每次去食堂他们为我们做的菜,都让我永远铭记在心。还有一个人也很特别、很有趣,人文大学的每个学生可能都认识他——那就是在学校后门卖面包的那个小伙子。他的面包真好吃!我相信人文大学的学生们喜欢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面包好吃,还因为他幽默、大方的性格和风趣的谈吐。

提到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却不提它的风景和校园,实在是太可惜了。因为这里的风景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深深地吸引着我。凡是曾经在学校读书、踏进阮厝336号校门的人,怎能忘记这里的景色?夏日里,成排的绿树遮天蔽日;秋日里,红叶点缀在小路上;冬日里,光秃秃的树梢,等待着春天萌发新的嫩芽。榕树、凤凰木争艳,在蝉鸣声中争相展现着紫红色的色彩;秋天里,乳香树散发着阵阵清香。我也喜欢树盆旁整齐的石凳,它们随时准备迎接我们这些学生前来玩耍、小憩、享用小吃、讲故事。任何在校园里闲逛的人,看到C栋房子里一对白鸡围着印度楝树跑来跑去,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总会问:这些鸡是谁养的?又或者,看到不知从哪儿飞来的鸽子,总是在校园里觅食,每当有人经过,它们就会惊飞而去。看到这些鸟儿,我们学生之间总会说起那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足以说明我们有多么热爱学校。我说,我喜欢在雨天看《仁文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讨厌晴天看《仁文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校园里,树枝摇曳,仿佛在砖地上翩翩起舞。想必太阳一定非常爱《仁文报》吧!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E栋房子的院子就像被漆成了一半白一半黑——白色的一半是阳光的颜色,黑色的一半是H栋房子投在校园里的影子。仁川很美,无论天气如何都非常美丽。

关于人文学院,我还有很多话想说,想写。因为这里是我曾经生活、正在生活、并将永远度过美好青春的地方。我的青春就在这里。我的学生生涯已走过一半,大学和课堂只剩下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能否发现我挚爱的人文学院的全部魅力?人文学院不仅赋予我书本知识,让我掌握应对挑战的技能,更滋养了我一颗热爱生活的灵魂。因此,不仅是我,人文学院的全体同学都倍加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日子。希望毕业后,想起人文学院,会成为我永远想重温的美好回忆,并说一声:非常感谢,人文学院!

作者:Doan Kieu Anh - K58文学CLC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 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