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一年前的这一天,人文学院的老师和全体同学,要与一位我认为无人可以替代的老师告别。快一年了,老师。校园还是那个校园,老师还是那个老师,我们还是那个老师,可是为什么没有了你们,我们却感觉这么空虚,这么失落呢?幸运的是,我是跟随老师学习越南文化基础课程的学生之一。但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成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在人文学院听说过他的名声,而且在热爱越南历史的人们的论坛上也听说过他的名声。我的老师很朴实,额头很高,一张脸总让人感觉他总是在思考和担心着一些很遥远的事情。最真诚、最幽默、最让我难忘的一次,是在一次关于越南文化基础的讲座上,当老师讲到越南人的“特殊”性格时,他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堆已经抽完的烟蒂。不等全班同学惊讶,老师就说道:“越南人就是这么淳朴,抽完就直接放进口袋里,就这样,不用垃圾桶。”接着,老师又哼唱起《开路的女孩》、《长山东长山西》等歌曲的旋律,全班同学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说“他以前一定是在艺术团里待过的”,才能唱得这么好。但我们不知道,老师在教我们——战争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对曾经陪伴岁月的歌曲知之甚少,他们追随着无数士兵、游击队员和全体同胞的脚步,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有了国家的今天。他每节课读的诗、唱的歌都给我们一种不同于其他常规课程的感受。
老师似乎在用充满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的民歌、谚语、成语,向我们灌输启迪和爱。作为一名曾在青年团工作过的历史讲师,我很容易理解我的老师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在进一步了解老师的生平后,我还了解到,他是前总大学的著名工会积极分子。多年来,他担任历史系青年团活动、河内大学青年团运动和河内市青年团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参与教学科研的同时,柯先生还曾任历史系青年团书记,河内大学青年团副书记、书记,河内大学党委委员,河内市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当时,在国家面临诸多困难、克服巨大挑战的情况下,河内理工大学青年的学习、科研、政治和社会活动,由于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老师课,所以留给我们的记忆并不多,但对于刚刚迈入大学门槛的新一代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段有趣的经历。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而是从人的内心散发出来的。确实,我的老师很朴实、很谦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金钱主宰着情感,压倒了人的性格,我突然发现,在那个社会里,存在着一种我认为很美好的性格。我提到这一点并非毫无意义,这是我们班和老师在 11 月 20 日越南教师节时留下的非常感人的回忆。我是K57东方学班的班干部之一,当然,按照我们低年级每年的传统,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计划为我们的老师们庆祝11月20日,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来感谢他们为育人事业做出的贡献。那一年,我的班长给每位老师买了一条领带和一束鲜花。我们都等到上课的时候才把那些小礼物送给老师。我们确实没有过多考虑礼物的价值,因为与老师给我们的礼物相比,它不值多少钱。但我们错了,就在那天下午,星期五的下午,下课后,我们班同学流连忘返,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献上鲜花和礼物,在师生们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对老师的祝福和掌声之后,老师轻轻地放下花束,拿着装着领带的礼盒说道:“我没有收学生礼物的习惯,我知道班级买礼物和鲜花给我很贴心,但是请让我收下礼盒上的贺卡和花束,至于礼物,我会还给班级的”,全班同学还在纳闷的时候,老师又继续说道:“我不知道这个礼盒值多少钱,但我肯定是你捐的钱买的,也是你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寄给你的教育费,所以我把这份礼物还给班级,班级应该把我的这份礼物送给GPA高的男生,这样最好,但是如果那个人是女人,那么就让她把它送给她的男朋友或者她爱的男人。听着老师的话,全班鸦雀无声。它们不仅仅是言语,更是源自教师伟大人格的伟大教诲。生命不断流动,但在我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时间的缓慢和静止,并不太匆忙。我的老师日复一日、时复一刻地带给我们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说到历史老师,人们常常会想到那些从外表到性格都散发着历史研究者深度的老师,但我的老师却完全不同,他性格开朗,心灵永远充满着青春的热情,那是一个永远年轻的灵魂,总是致力于研究项目或只是讲课。作为老师,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人文学院的学生,他的老师也是他一直非常尊敬和感恩的老师。因此,每次讲到越南文化基础这门课时,提到已故陈国旺教授时,他总是满怀敬意和感激地对我们学生说“我的老师”两个字。是的,就这么简单,任何时代的老师都是被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所尊敬的,柯老师也不例外,他给我们上了很多宝贵的课,这就是其中的一课,关于育人事业中“尊师重教”的一课。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老师也希望我们在这个时代继续弘扬这种精神,因为有时师生关系会变得模糊,甚至有些扭曲和被遗忘。
可以说,走进大学的讲堂是我们每一个学子的梦想,而当梦想实现的时候,是老师给我们翅膀,给我们力量,在我们人生中跌倒、迷失的时候,老师永远在我们身边。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给了我们这些,这所学校给我们带来了敬业的老师,他们始终热爱青年,热爱育人事业,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常识,还学到了人类的道德,学到了祖国和民族每一首心爱的民歌的美。您逝世已经一年了,但您的身影依然留在这讲堂里,留在每棵树木上,留在每棵草叶上,更留在一代又一代人文学院师生的心中。以上这些话,都是我作为有幸成为您弟子而产生的一份特殊的感情,如同一炷香,一枝芬芳的花枝,恭敬地奉献给您。
作者:范青松班 - K57 东方学院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