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人文社科大学举办了以“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为主题的交流项目。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是来自不同学院和系的讲师,他们解答了学生们对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疑虑和疑问;同时分享必要的经验、技巧和方法,帮助新生有效学习。节目的首两位嘉宾分别是政治与学生事务部主任阮光烈博士和理学硕士。 Trinh Le Anh(旅游研究学院副院长)。
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方法差异
在回答关于高中和大学学习方法差异的问题时,陈光留博士引用了教授的话。陈文饶:“大学是自学”。阮光廖博士认为,自学就是学生把老师的培训过程变成自己的自我培训过程。老师的作用是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课时,不像高中,老师会把题目写清楚,而大学只是讲章节。因此要求学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并且懂得筛选和选择。所以,把老师的想法全部写下来并不一定就能得高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例如:阅读文献、去图书馆、上课听讲座......

TS。阮光廖强调,所有科学领域没有通用的学习方法。尤其在学院目前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学生为自己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时间表显得尤为重要。在选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了解结构,合理分配时间。制定一整天的时间表,包括上课时间和在家的时间。重要的是尽量遵守这个时间表。
讨论的好处
另一些观点则担心学分制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大量讨论。那么学生需要为讨论时间做哪些准备呢?关于这个问题,ThS。郑黎英说:你们应该把求学看作一条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道路。在那里,老师只是一个陪伴者。教师本身并不是一本“手册”,但通过教师,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知识、文献和教材的宝库。特别是老师会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是提出问题并展示如何解决问题的人。学生需要大胆、自由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现在大多数学生最大的局限就是:不敢说话,怕犯错,所以比较内敛。讨论是一堂学生的课,学生有权利主动参与、交流、发表个人意见。
如何访问资源?
在当今融合发展的潮流下,学习的文献来源已不再是一个难题。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接近和选择教材、参考资料、课程大纲等。针对这个问题,阮光廖博士分享道:学生应该按照老师的指示去寻找资源和教材。老师会按照优先顺序为学生安排资源。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定期听课,并掌握每一课的内容。
第二期节目的嘉宾是ThS。 Pham Quoc Thanh(政治学系)和理学硕士。 Lam Minh Chau(人类学系)。
关于如何学习外语的很多问题
向你身边的人学习,向老师学习,向朋友学习……随时随地学习。高质量的学习1小时,胜过低质量的学习10小时。— 理学硕士南明洲
如何快速有效地学习外语是新生进入一个对外语要求较高的新环境学习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这是很多学生关心的问题”——ThS。林明珠对此表示同情。这位24岁的讲师根据自己学习外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
- 学习一门外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 学习外语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去练习。
- 多做运动
学习外语是为了你的未来而学习。分享学习外语的困难,ThS。范国青说:学习一门外语需要毅力和大量的口语练习。设定目标,充满热情和动力,倾听并与老师和朋友分享。这。范国青还指出,学生需要从在校期间培养经验、知识和软技能,以便在毕业时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可以说,嘉宾们关于如何在大学阶段学习的分享和建议初步解决了学生们的担忧和顾虑。尤其是K55的新生,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大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