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关系:不仅仅是双边问题
行政
2011-04-19T13:08:44-04:00
2011-04-19T13:08:44-04:00
https, https://ussh.io.vn/vi/news/tin-hoat-dong/quan-he-mi-viet-khong-chi-la-van-de-song-phuong-7561.html
/主题/ussh_v2/图像/no_image.gif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VNU
https, https://ussh.io.vn/uploads/ussh/logo.png
应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的邀请,我校三位教职员工,即副教授范光明博士、裴青南博士和范国青硕士参加了2011年4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蒙大拿大学举行的“美越关系:争取稳定,2010-2020”国际会议。
应莫琳和迈克·曼斯菲尔德基金会的邀请,我校三位教职员工,即副教授范光明博士、裴青南博士和范国青硕士参加了2011年4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蒙大拿大学举行的“美越关系:争取稳定,2010-2020”国际会议。出席研讨会的有美国和越南的教授、研究人员、专家和国务院官员,其中包括1995年8月至1997年5月任美国驻越南临时代办的德塞·安德森先生和2001年至2004年任美国驻越南大使的雷蒙德·伯格哈特先生。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美越关系在新的地区和国际背景下的发展,特别是在两国关系正常化15周年、越南日益深入地融入地区和世界大背景下的发展。自1995年以来,美越双边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说2001年两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BTA),那么到2010年,双边贸易总额已超过180亿美元。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战争遗留问题,例如失踪美国人和战俘问题、橙剂问题、旅美越南人问题、人权、民主和宗教自由观念差异等,但近年来,越美双边关系体现了开放、建设性和全面合作的精神,造福两国,也为地区稳定和共同安全作出了贡献。在强调两国主观因素是双边关系发展的驱动力和决定性意义的同时,声明均强调了21世纪初亚太地区变化的重要性。地区安全环境呈现复杂、相互交织的变化,既有持续性变化,也有突发性变化,涵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本地区各国正努力建立新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如1994年的东盟地区论坛(ARF)、1997年的东盟与中日韩(APT)、2005年的东亚峰会(EAS)、2010年的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以及最近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所有这些机制中,突出的是大国之间,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权力竞争,以及东盟的“引领”和“核心”作用。在这种复杂背景下,越美关系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双边问题。所有学者、专家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双方必须建立互信。有了信任,就有了一切。有了疑虑,就会有犹豫和担忧。会议还一致认为,为使越美关系保持互信,最好的方式是本着建设性、开放和尊重的精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加强各层次、各领域的全面、定期交流,其中大学和研究中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