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吴宝珠教授:“科研要诚信”

星期日 - 2013年12月22日 06:48

2013年12月16日,越南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吴宝珠教授向越南国立大学的学生、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家发表了题为“提高科研专业化水平”的演讲。演讲除了为青年科学家提供科研活动所需流程和素质的指导外,还探讨了批判性思维、专业精神、科学融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诸多科学问题。

GS Ngô Bảo Châu: “Làm khoa học cần phải liêm chính”
吴宝珠教授:“科研要诚信”

专业始于流程

吴宝珠教授认为,科研活动的专业性首先要体现在研究过程中,这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尤其重要。这位菲尔德奖得主还分享道,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在具有学习和研究传统的学校学习和成长,并在科研早期就得到了敬业且才华横溢的老师的指导,因此有机会“改正错误”。那些技能逐渐被“吸收”,变得越来越熟练。对于科学发达的国家来说,遵守科研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项基本技能,但在越南,有些科研人员却忘记了,或者还没有意识到遵守这些程序的重要性。

吴宝珠教授根据自身经验,将研究过程分为10个阶段,包括:确定研究范围——发现研究问题——更新研究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研究计划——总结已做的工作——撰写文章——分享和收集评论——编辑文章——投稿发表。

他也坦言,找到一个新颖、有话题性、并且适合自己领域和研究能力的研究课题有时并不容易。他与年轻科学家分享的经验是,定期参加许多相关科学领域专家的科学会议和演讲,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并倾听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讨论的内容。周教授说:“有时在会议期间与演讲者进行直接讨论可以为你提供新的信息和想法——此时分享会变得更加亲密和容易。”

实施研究课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收集和搜索与该主题相关的信息、文章和科学著作。 “你需要阅读所有这些研究著作,才能知道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程度如何?从经典的研究著作开始,充分掌握问题的基本精神,然后再研究最新的研究成果,学习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位数学家分享道。

GS Ngô Bảo Châu: “Sai lầm khá phổ biến đối với người mới nghiên cứu là sau khi viết xong bài báo khoa học là gửi luôn đến tạp chí mà mình muốn đăng”. (Ảnh: NA/USSH)
成龙/USSH
吴宝珠教授:“新研究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完成科学论文后,将其发送给他们想要发表的期刊。”

开始撰写科学论文是整个过程中最简单的一步——吴宝珠教授评论道。谈到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研究人员学习撰写第一篇科学论文的个人经历,他说,他一丝不苟、仔细地手抄了一些前辈作者的科学论文,并抱着学习他们如何提出问题的心态。此外,他还将一些外国文章翻译成越南语。这项工作帮助科学家尽早了解如何以正确的格式呈现科学论文并确保必要的标准。

这位著名数学家说:“新研究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完成科学论文后,将其发送到他们想要发表的期刊。”科学的本质是交流。事实上,这个初始产品需要与同事“互动”,在研讨会和工作坊上进行介绍,以获得更多反馈和有用的建议,帮助作者理清他/她的看法。

“有时年轻的作者总是想把他们的文章投递到最著名的期刊,但这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Ngo Bao Chau 教授说。 “期刊的排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相关性!”他对年轻科学家的建议是,将他们的文章提交给那些理解并接受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期刊和专家,这些专家在评估他们的文章时也是认真和仔细的。

对于缺乏经验的科学家来说,不尊重程序有时会导致不幸的结果。这位数学家分享的一个故事是,一位越南科学家向外国科学期刊提交了一篇文章,上面有他的名字和他的两名学生的名字。文章通过审稿后,作者将根据编辑部的要求进行编辑。当作者将文章重新提交给期刊时,删除了文章中另外两位合著者的名字。编辑部后来拒绝了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文章的质量,而是因为对作者的诚实度表示怀疑。周教授评论道:“这位科学家的行为可能有很多理由,但很明显,他不尊重流程,行为不专业。”

GS Ngô Bảo Châu (phải) và GS Nguyễn Hữu Đức (Phó Giám đốc ĐHQGHN) trả lời câu hỏi của cử toạ. (Ảnh: NA/USSH)
成龙/USSH
吴宝珠教授(右)和越南国立大学副校长阮友德教授回答观众的提问。

科学强调批判性思维

吴宝珠教授在谈及科研必备的素质时,特别强调科研的诚信。因为在信息公开的今天,几乎没有人能够掩盖谎言,尤其是科学上的谎言。周教授说:“从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诚信。”因为科学家一旦不诚实,就会失去名誉,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当被问及越南与国外科研的差异时,周教授坦言:“科学无论在何处,仍需尊重以下几个特点:正确性、诚实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普遍的观念中,科学研究与个人对其所做工作的热情相关。但在科教发达的国家,科研工作被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专业化程度很高,科研成为一种职业,既能满足个人爱好,又能维持生计。教学是讲师对学生的承诺,而研究则更具个人性和独立性。但如果评价大学的排名、教授的声誉,科研是重中之重。

吴宝珠教授还特别强调科学的批判性,因为“只有通过冲突和批判性思维,才能找到真理”。科学家需要做好严肃地批评研究工作的准备。他们不能因为体谅朋友或亲戚,而不尊重科学的客观工作过程。工作中产生的碰撞和冲突,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唯有如此,科学家才真正做到了专业,才真正尊重科研工作,尊重自己,尊重同事。

当被问及发表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对一个科学家的学术声誉有何意义时,周教授分享了他的看法:如果只追求研究论文的数量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而忽略其他因素,这是一种机械的做法。事实上,同事和研究人员对科学家的评价并不取决于他们撰写的著作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该作者著作的质量和影响力。

谈及科研一体化、国际化的趋势,吴宝珠教授表示,无论在哪个科学领域,都要紧跟当代科学的热点和趋势,与国际同行进行融合对话,遵守共同的研究规律,不能“独善其身”。

作者:清河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