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 tức

选择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与20世纪初越南民族民主运动危机的结束

星期二 - 2017年11月7日 04:49

1-阮爱国为越南选择的新社会模式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独立的越南遭到法国殖民者的入侵,沦为殖民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和封建两种生产方式同时存在,造成越南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越南人民与殖民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封建地主的矛盾,其中越南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些矛盾是越南社会的迫切要求,但走什么道路、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紧迫问题,导致民族运动陷入僵局。越南民主革命的结果是越南人民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起义相继失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青年阮必成与当时许多越南爱国志士一样,心系国家命运,寻求一切解放民族的途径。正如诗人谢兰越所说,阮必清“寻找国家的形状”,实际上他是在寻找越南未来的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不是前人所定义的旧式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独立国家,也不是潘佩珠、潘珠桢、阮太学所倡导的日本式、法国式、中国式的资本主义政体。他认为“如果国家独立了,而人民不能享受幸福和自由,那么独立就没有意义”。[2].. 1911年6月阮必成出国的愿望是为越南寻求一个国家独立后的新的政治制度,让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不仅摆脱外国列强的统治,而且摆脱国内封建国王和官僚的奴役。阮必成“救同胞”之路的探索意义在于,探索一条不仅如古人一样解决单一目标“民族独立”的斗争道路,而且具有“民族独立与耕者有其田”的“双重”目标,更深层次的救国救民之路。

根据这一宗旨,救国的本质就是救人民,解放民族的本质就是把人民从一切压迫、剥削和不公正中解放出来。因此,阮必成虽然十分敬佩潘佩珠、潘珠贞、黄花探等前辈,但却没有追随他们的脚步。可以想见,阮必成/阮爱国为越南寻找新社会模式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1911年以前):这是阮必成的青年时代,是国家、祖国、家庭的历史背景塑造和培养伟大道德情操的时期:爱国爱民,培养了阮必成救国救民的伟大意志。

探索阶段(1911-1919):这是阮必成在殖民地和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作、学习的时期。这个过程让他对文化、社会、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比在国内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从越南和世界的现实出发,得出这样的政治结论:越南重新获得独立后,不可能按照君主制模式建立社会制度,因为那种体制已经过时了;同时,他也对资产阶级民主模式十分怀疑,认为这种模式虽然新颖,却并未实现他所期望的“双重”目标。如果说1911年“去西方看看,然后回来帮助自己的同胞”的决定,标志着阮必成与东方君主制和封建制国家政治模式的决裂,开启了研究和学习西方社会的进程,那么,1919年递交凡尔赛和会的“八项请愿书”中要求越南民族自决权的请求被拒绝,则促使他决定与资本主义模式和制度划清界限。

决策阶段(1919- 1920):此时阮爱国虽然旅居法国,但密切关注并直接参与越南爱国组织,政治思想上也由传统爱国主义转向革命爱国主义,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其中重要的里程碑是阅读和吸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草案列宁在1930年7月的文件中指出,当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东方殖民地时,就会出现反对殖民资本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反资本主义运动,它在客观上属于无产阶级运动,因为它的斗争对象是资本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必须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带有社会主义倾向,即在获得独立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阮爱国读懂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既解释了20世纪初越南民族民主运动失败的原因,又认识到越南革命胜利的道路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要救国、要解放民族,除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没有别的道路”。[3]), “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放被压迫的民族和劳动人民”([4])。

沿着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进行的民族解放,是联系劳动人民解放、全人类解放的民族解放,取得民族独立是迫切的、当前的目的,是铺垫,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是长远的、最终的目的。因此,革命力量在恢复独立后,必须建立一种权力属于大多数人、“不在少数人手中”的政治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治制度。这也意味着,1920年,阮爱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找到了一条新的救国之路,一条能够实现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的道路。阮爱国的政策是:“我们为了革命牺牲了,就应该把革命办得彻底,革命结束后,政权应该归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少数人手里。这样,才不会牺牲太多,人民才会幸福。”([5])。

说到阮必成和阮爱国寻求救国之路(1911-1920),其意义就是为越南未来寻求一种新的社会模式,这种社会模式正在俄罗斯实现,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独立,政府是工农兵联盟,工厂属于工人,土地属于农民,发展工农业,男女平等,普及教育,融入国际社会……

  二.新的社会模式与20世纪初越南民族民主运动危机的终结。1920年以前,越南人民曾多次尝试解决越南发展模式的僵局,并发起过多次蓬勃的民族主义和民主运动,但最终都失败了。阮爱国找到了最正确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由此,越南民族民主斗争逐步走出了僵局,朝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越南劳动人民和民族愿望的无产阶级革命方向发展,逐步走向“民族独立”、“耕者有其田”的道路,走向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社会。

当阮爱国选择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解放民族时,他所设想的就是越南未来的形象。但那种政体的具体模式和那种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还经过他多年的研究和完善。阮爱国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帕里亚、报纸人类法国共产党、苏联报纸、戏剧竹龙, 在沉船日志,在工作中法国殖民政权的裁决尤其是在工作中革命之路(1927年),越南未来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逐渐具体形成。

阮爱国思想中的新型国家模式——政治制度特点——以及实现这一国家的道路大体上有如下内容:沿着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进行民族解放是实现救国救民、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双重目标的唯一途径;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通过全民族的努力,取得民族独立;独立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最广大人民,工人、农民是国家的根本和主人;那个国家、那个政权实现民族独立、人类自由、人民幸福,最终目标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机构、这个国家可以在祖国的无产阶级国家之前建立;该机构和国家必须按照科学、正确的方法和路线建立和建设,适合越南的特点;该机构和国家与世界上无产阶级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和民主政权保持团结关系;那个政权、那个国家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党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些都是阮爱国思想所倡导的越南革命模式和道路与同时期其他道路和思想相比的质的区别和新之处,其核心是争取民族独立,虽然这是迫切需要和优先考虑的事情,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这是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但并不像越南历史上历次起义和抵抗战争那样,以重建封建制度为目标,也不像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那样,建立资本主义政权和制度,而是基本上像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那样,建立多数人的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类自由和人民幸福。

基于此模式,当我们说阮爱国寻求救国之路时,本质上就是寻求一种新的国家模式,即由共产党领导、人民所有的国家,这也意味着阮爱国向越南传播马列主义的过程就是向越南传播这种新的国家模式和政治制度的过程。当我们说越南工人运动和爱国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也意味着这些运动接受了阮爱国选择的新政治制度,即接受人民所有、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模式,致力于建立人民所有、由人民、为人民的社会政治制度。因此,当我们说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也意味着这些运动的目标已经转向建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所有的政权和国家模式。就是“通过资产阶级民主和土地革命走向独立、自由、幸福、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斗争目的的正确定位,不仅要争取独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权,越南反帝反封建运动蓬勃发展。当这场运动发展成为无产阶级运动时,它导致了共产主义组织的诞生,并于1930年初在越南成立了共产党。

简要平台、简要战略、简要行动纲领党的建党纪念日呼吁阮爱国(1930 年 2 月)以及政纲党的决议(1930年10月)对政治制度和新型国家模式的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它是模拟俄国工农兵苏维埃社会的社会模式。

1930年,在世界和越南的历史背景下,没有比俄罗斯苏维埃政权更合适的国家模式和政治制度,选择该模式是正确的、进步的,为越南革命运动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最高峰是1930-1931年的义静苏维埃。

在随后的革命过程中,阮爱国和党通过对世界各国和越南的政治制度模式和国家模式进行检验和理论研究,形成了这一模式。民主共和国印度支那,为1936年至1939年间蓬勃发展的民主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推动力。在1939年至1945年的民族解放运动中,阮爱国、胡志明和党不断研究、试验并选择更适合越南实际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模式,这就是越南民主共和国。

政治体制越南民主共和国是胡志明主席和越共中央委员会于1941年5月第八次中央会议上确定的新型国家模式和政治制度。越盟阵线是一种状态政府资金行动纲领明确表明权力属于人民,是一个属于人民、由人民、为了人民的过渡性社会政治体制。这个模式、这个机构就是驱动力、一面旗帜,号召全体越南人民奋起,于1945年发动八月革命,建立以胡志明为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境遇十分艰苦,但基本上按照阮爱国的选择,以国家独立主权、人民自由幸福为宗旨,迅速建立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

1945年至1975年,越南先后两次取得抗法抗美战争的胜利,国家恢复了和平统一。 1975年以来,尽管还存在诸多局限性,但越南在社会主义建设、保卫祖国和融入国际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取得这些伟大胜利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阮爱国在20世纪初选定的、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补充、发展和创新的新的社会制度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

*****

每一次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都是国家政治问题,即新的社会政治制度问题。阮爱国选择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实质上是为越南选择一种新的国家和社会模式,这种模式以救国与救民相结合为目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安定、人民自由、人民幸福。

20世纪初的世界和越南背景以及阮必清、阮爱国自身的认知决定了越南未来社会模式的选择。这种社会模式以及实现这种社会模式的途径都带有浓厚的当代历史背景的烙印。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对越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接结束了民族解放道路上的危机,推动了20世纪初越南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取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和两次抗战胜利,统一了祖国,走向了社会主义。

100年前(1917-20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对于当今越南来说,坚持所选择道路的正确宗旨和创造性地创新模式以及调整实现该模式的路线图和方案非常重要,对于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深度融入国际社会的新条件下、在国际和国内形势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情况下建国卫国事业取得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

作者地址:电话:0913593354;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1]- 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历史学院。

[2]- 越南共产党。党内文件全套,第 4 卷,ST 出版社,第 56 页。

[3] 胡志明全集,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2011年,第卷1,页9

[4]1923年初,在推销购买《悲惨世界》报纸的传单中(Le Paria)阮爱国强调:“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人类,才能给每个人带来自由、平等、慈善、团结和繁荣,不分种族和出身,给每个人提供工作,给每个人带来欢乐、和平和幸福”(胡志明 全套,国家政治出版社,H.2011,第1期1,第35页)。

[5]-越南共产党。党内文件全套,第 1 卷,1924-1930 年,国家政治出版社,河内,1998 年,第 27 页。

作者:副教授吴当智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