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教师、研究员、作家、诗人对胡志明叔叔的真诚敬意的又一象征,他一生中的重要部分致力于研究胡志明在文化、道德、文学、艺术、新闻、国际等多个方面的事业……
45多年前,1969年9月,从南到北,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送别胡伯伯,去“拜谒卡尔·马克思、列宁和其他革命前辈”(遗嘱)。黎笋同志代表党中央宣读了悼词:“胡主席逝世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这就是胡志明时代,民族辉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胡志明主席的远见卓识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和体现的,从而在二战后越南人民辉煌的奋斗时期走向成功并创造许多奇迹的?河明德教授以深厚而系统的学识,对多方文献进行研究、筛选、敏锐分析和综合,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感悟,阐释一系列问题,探讨了这一重大课题。
这项研究工作由三个部分组成,按时间顺序排列。首先介绍阮爱国30年的海外生活和工作历程,从1911年,年轻的阮必成登上远洋邮轮,以厨房助手的身份寻找救国之路开始。本书的每一章都讲述了胡伯伯生活过的一个地方,首先是美国;然后从美国到英国,他在那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学习语言,亲眼目睹一个殖民地国家,这个国家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既是法国殖民主义的盟友,也是竞争对手;在法国,他待的时间更长,开启了他的革命活动生涯。接下来是阮爱国在苏联的时光,在那里他真正成长起来;最后是他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中国工作的岁月,“为了更接近祖国”。
三十年的旅途中,走遍了无数国家,让阮爱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了伟人的时代高峰。
《回国领导越南革命——本书第二部分》讲述了胡伯伯一生乃至越南人民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时期。胡伯伯从中国越过边境,来到高平山区建立根据地,历尽艰辛,多次因敌人阴谋而濒临死亡,在气候反复无常的深山老林中病倒,领导国家取得了许多成就,直到他永远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他还没有看到国家统一。然而,我国人民和包括许多美国人在内的许多国际友人都坚信,越南独立统一的日子即将到来,因为胡志明主席留下了远大的志向,许多优秀的学生追随他的脚步。
本书的最后部分是世界论坛,旨在向世界展示胡志明的荣耀和赞颂。实际上,这是结论部分,阐述了许多重要问题,例如胡志明的思想哲学,他那充满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辩证革命思想,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朴实的生活,他的文化高度和智慧。
本书附录从世界各地名人的数百篇文章和书籍中精选了十二篇赞美和纪念胡伯伯的文章,当然其中也不能缺少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大会隆重纪念胡志明——民族英雄、世界文化名人(1990年)的决议。
翻开厚厚的书的最后一页,我们仿佛看到胡志明的身影,一棵幼树深深扎根在斗争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历经风雨,依然迅速发芽,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长出茂盛的枝叶,成为参天大树,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民族和人类,最终从人间开出一朵莲花,送回给越南祖国的杰出人才。
胡志明主席的巅峰,是他作为雇工和国家元首游历三十个国家的结晶。他继承了先辈爱国志士的精神,并有选择地追随他们走过的道路。他是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国际政治家,一位拥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的领导人。
胡伯伯是一位国际活动家,但他首先是一位越南人,比任何其他越南人(范文同)都更是一位聪明、优雅的政治家,具有完全越南人的性格、风度和行为。
胡志明的巅峰是他一分钟也没有想过个人利益的一生,他把自己献给了祖国、人民、所有被压迫的人民、劳动人民,无论他们住在哪里;他的一生只为一个目标:独立、民族自由、人民幸福。
河明德教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讨和处理这个主题。他查阅了大量越南研究者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他参考了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持有不同政治观点和信仰的著名外国学者的著作,最终得出一个共同点:对胡志明主席的钦佩、赞扬和敬仰。作者从这个实际背景出发,阐述和阐释自己的感受。有时,他采用相反的方法,先陈述个人观点,然后再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加以发展和论证。或许,正是这些因素,同时也是秘诀,使得《胡志明——民族英雄和他的时代远见》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实用且富有启发性,能够帮助感兴趣的读者找到更深入研究这一内容和其他方面的途径。
胡志明时代的广度和内涵是广阔而崇高的。本文不讨论河明德教授著作的科学文化内涵。尊敬这位已年逾八旬却依然勤于研究创作、不断创作出许多优秀科学著作的人民教师,我们大胆地向读者介绍这部著作,并将其视为一部具有诸多启发性特征的科学著作。
作者:潘光
最新新闻
旧闻